宋江为了当上老大都用了哪些卑鄙手段?( 三 )


后来宋江点背 , 发配江州 , 带有吴用给戴宗的信 。牢城营中使银子上下打点是比太祖皇帝旧制更重要的规矩 。可宋江谁的银子都给了就是没给戴宗 , 惹得戴宗在点视厅上大发雷霆 。是宋江疏忽?或是不想结交戴宗?都不是 , 宋江精细过人 , 狱卒差拨都打点银子 , 不可能忘了主角 。宋江在江州无亲无故 , 吴用特意致书戴宗 , 宋江本就喜欢结识好汉 , 怎会放弃这位神行太保 。且看书中宋江如是说:“那节级要时 , 一文也没!等他下来 , 宋江自有话说” , 有什么话说?下一回戴宗叫了宋江去 , 大骂了一通 , 宋江还是不掏钱 , 反而故意激怒戴宗 , 当戴宗发作到高潮时 , 宋江轻轻一句“结识梁山泊吴学究却该怎地” , 如钱王射潮 , 戴宗立马由怒到惊 , 由惊到拜 , 宋江完全掌握了主动 。
或问:何须这样周折 , 到江州时便寻着戴宗 , 拿出吴用的信 , 大不了再送上一二十两银子 , 岂不是省事得多?其实不然 , 如先出信见戴宗 , 是上门求戴宗庇护 , 虽然戴宗出于吴用面子宋江名望也能给予关照 , 但那是戴宗施恩惠于宋江 , 使宋戴关系成了“宋江是戴宗的人” , 这不是宋江的愿望 。而宋江的做法杀了戴宗一个措手不及 , 虽不能说从这开始就确定“戴宗是宋江的人”的关系 , 但是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戴宗施恩于人的主动地位、宋江求人庇护的被动地位 , 所谓“欲擒故纵” , 宋江对戴宗欲大收买而先大得罪 , 使得戴宗对宋江心存敬畏 。对照林冲持柴进书信到沧州牢城营 , 等差拨发作过了 , 赔笑送上银子和书信 , 这固然是林冲英雄气度 , 不和差拨这等小人一般见识 , 但也道出林冲没宋江这般权谋 。宋江会戴宗和刘邦洗脚见英布归降有异曲同工处 , 都是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 , 收拾人服帖 。不同处是刘邦开始就是主动 , 宋江却在被动位置上转为主动 , 这样看宋公明的权谋实胜于汉高祖 。
智取无为军后 , 宋江对江州众好汉说:“如是相从者 , 只今收拾便行 。如不愿去的 , 一听尊命 。只恐事发 , 反遭负累 。烦可寻思”这与其说是和好汉们商量上梁山 , 不如说是强拉入伙 。“只恐事发”以后的话全是在点明利害 , 不容谁不上梁山 , 这样宋江上山就不是光杆司令一人 , 而是有势力的 。
宋江上山屁股不及落座便又是一着精彩权谋 , 且看他如何说:“休分功劳高下 , 梁山泊一行旧头领 , 去左边主位上坐 。新到头领 , 去右边客位上坐” , 好一个“休分功劳高下” 。俗话说“好马出在腿上 , 好汉出在嘴上” , 出在拳脚上的好汉撑死了做个二三把手 , 只有宋江这般出在“嘴”上的好汉方能做得一把手 。
以前梁山每有新成员加入 , 都要重排一下座次 , 以定名份 。如林冲火并王伦、花荣秦明等人上山 , 自宋江上山后 , 新好汉加入却不排座次了 , 直到最终一百八人大聚义时总排一次 。为什么?宋江初到梁山 , 以清风山(包括清风寨、青州)人马和江州好汉为基础 , 小有势力 。现在不能也不应和晁盖争锋 , 只能努力维护壮大这点小势力 。所谓“旧头领” , 是晁盖的人马 , 所谓“新头领” , 即宋江的亲信(除了萧让金大坚比较模糊) 。左右分座后 , 右边的宋江派系便确定下来 , 又特以花荣居首 , 花荣与宋江最厚 , 武艺声望均高 , 倚仗他笼络住下面一干好汉当没问题 。如果和以前一样排座次 , 那么宋系人马面临分化瓦解的可能 , 且多数人将排在后面 , 这样宋江就没个人势力可言了 。况且宋江别无它能 , 不可能凭一刀一枪真打实拼树立威信 , 左右分座 , 实是唯一的妙着 。
以后宋江又以一句“哥哥是山寨之主 , 不可轻动”的经典口头禅软夺了晁盖的兵权 , 统帅出征便似成了宋江的专利 , 当然具体出谋划策还是靠吴用 , 借此宋江在梁山上威望日增 , 加上昔日恩德令名 , 真个“恩威并重” , 梁山老大舍宋江其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