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的常见误区

老年抑郁症,是常见老年人心理疾病,老年人抑郁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由于抑郁是长期情绪低落的结果,因而很容易引发心肌梗塞、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症等身体疾病 。抑郁又是自杀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
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7%~10%,患有躯
老年期常见病体疾病的老年人,其发生率可达50% 。临床主要表现为抑郁综合征为特征的疾病,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也相应增高,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
如果家中的老人经常情绪低落?他们健忘、失眠、吃不下,同时不愿参与活动 。老人很可能是患上老年抑郁症 。世界各地老年人精神疾病调查显示,抑郁症发病率最高(16%-26%),其次才是老年痴呆症 。被孤立者、孤独者、失业者或刚遭遇哀伤事件的人,都是老年抑郁症的高危险群 。此外,20%的中风或心脏病患者,也会陷入抑郁状态,女性患病的比例是男性的两倍 。
主要症状
健忘
老年抑郁症患者虽然也可能出现与老年痴呆症相似的健忘问题,但它们最大的分别在于痴呆症患者是真的
关注老年人健康忘记一切,而抑郁症患者只是坚信自己已忘记 。举个例子,如果问老人痴呆症患者他吃的是什么早餐,他一定说错,或根本答非所问 。但如果问老年抑郁症患者,他会对医生说“不知道”或“我记不起来了”,如果医生强调他一定记得,最终他说出来的答案会是完全正确的 。
痴呆症患者因为头脑逐渐失去功能,所以走在街上会完全没有方向感,甚至会时常迷路或走失,但这种事情并不会发生在抑郁症患者身上 。
无力感
抑郁症是指一种不寻常、持续的严重抑郁情,这种极度悲伤的感觉同时会产生一连串生理上的不适,包
注意区别括失眠、没有胃口、体重减轻、长期感到疲倦及失去体验快乐的能力 。患者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并经常有头疼、背痛及腹痛的症状,专注力也大幅度下降 。
老年人患上抑郁症的几率较高,是因为老人在退休后会寂寞及产生无力感(觉得自己没有用了),加上收入骤减(或完全没收入)、体力渐渐不支、健康出现问题及老友一个个去世 。
走出误区
误区1
只是情绪问题,不是疾病
老李近一个月以来总感到心情不好,烦躁不安,没什么高兴时候,以前爱看报纸,爱听京剧,这些日子也觉得索然无味,不愿意说话,不想活动,总想一个人独处,吃不香,睡不好,体重也掉了十多斤 。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抑郁症,可家里人觉得这只是情绪方面的小问题,还没到病的份儿上 。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很高 。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但情绪不好到了一定程度,持续到一定时间,就可能是抑郁症,就不应该认为是通常的情绪不好,而应该以抑郁症来对待 。
误区2
老伴去世,悲伤过度,不是得了抑郁症
赵女士的老伴半年前因病去世,她一直无法从悲伤中摆脱出来,心里非常难受,常想起这么多年来,夫妻
多运动可以预防抑郁互相陪伴,恩恩爱爱,如今只留下自己一个人形影孤单 。她整日以泪洗面,半年多时间心情一直好不起来,看见什么都觉得没意思,子女们专门来陪她,她也觉得心烦,不愿出门,整日唉声叹气,有时甚至想死 。大家都觉得这是亲人去世的正常反应,根本不是病 。
亲人去世后,亲属(居丧者)一定非常痛苦,情绪行为也一定与平常不同,医学上称作居丧反应 。居丧反应是一种正常的悲痛反应,亲属经常向周围人诉说悲伤的心情,会有轻微的负罪感,如认为自己没有照顾好死者,会有轻微的体重减轻与睡眠紊乱,但在2个月内严重症状会消失,居丧者会试图重返工作和社会活动,如尽量与家庭成员在一起或去工作,居丧者主动通过这些方式来转移注意力,摆脱悲痛情绪,1年内情绪逐渐平稳 。而居丧者患的抑郁症是一种异常的悲痛反应,与居丧反应有多方面不同,抑郁症患者会有强烈的负罪感,认为自己有罪,会有强烈的无价值感,认为自己活得毫无意义,经常考虑或企图自杀,有明显的体重减轻和睡眠紊乱,这些严重的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患者几乎不想也无法重新开始工作与社会活动,这种异常的情绪可持续1年以上 。因此,切不可把抑郁症当成正常的居丧反应 。
误区3
退休后抑郁,是不适应
老刘以前在单位当局长,一呼百应,非常风光,今年到年龄退休了 。回家后总觉得不适应,家里没什么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