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长这种水泡别乱挤当心是病( 三 )


如何预防脚底长水泡?
走路过程中多备一对袜子中途替换,可防止脚起水泡,尽量走不那么硬的地面,不要一口气走很长的路程 。
水泡的正确处理方式
1.如果水泡较小,不要弄破它 。弄破不但会使痛疼加重,而且易感染 。处置方式:在创可贴的中央剪出一个和水泡大小及形状相同的洞,套贴在水泡上,如此垫平水泡四周,然后再在水泡及剪孔的创可贴面上再封上一层创可贴,这样就能让水泡不再受摩擦了 。
2.较大的水泡痛楚忍无可忍,那就把积聚于患处的液体排出来,以缓解水泡所构成的压力 。标准的做法是首先用消毒酒精洗净患处,再用消毒后的钢针在水泡的边缘位置刺一小孔,轻轻把水泡内的液体挤出 。然后涂上消毒药水或软膏 。最后用胶布或敷料把伤口遮盖起来 。要注意的是,切忌剪去泡皮 。
3.如果水泡已经弄破,形成开放性创伤,那就要进行消毒、包扎,并垫上清洁的软布 。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水泡,对于我们来说都不是好事,在处理脚上的水泡,我们应该当心,千万不要随意的挤破它们哦!
治疗脚气要注意哪些问题
注意一:规范用药,用足疗程
很多脚气的反复发作与患者不坚持用药有很大关系 。这些患者往往一看到脚气的症状缓解了,就不再用药,等到脚气再次发作的时候,再用 。这种见好就收的做法使得脚气很难得到治愈,长期的脚气将可能导致灰指甲甚至是丹毒等其他疾病 。
脚气真菌寄生在皮肤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杀死它 。皮肤的代谢周期为28天左右,用药时间一定要坚持四周以上,如果“见好就收”,真菌将很难被彻底杀死 。有些药物抗真菌持续时间短,需要一天多次用药,然而,这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等部分人群来说就有些困难了 。
忘记涂药或工作时间出于隐私考虑等因素都会成为一天多次用药的“绊脚石”,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在选择抗真菌药物的同时,最好选择一天一次的药物治疗,不仅可以避免一天多次用药的繁琐,而且有助于患者坚持用药 。
脚气注意二:灭真菌是治疗核心
痒是脚气发病时的一个常见现象,这也导致很多脚气患者在选药时以止痒效果为主 。殊不知,很多止痒型的脚气用药,都是单纯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虽能解除过敏性瘙痒,但所含激素却会成为真菌的“营养剂”,使真菌肆意繁殖 。因此单纯激素类药物不仅治标不治本,而且会导致脚气真菌的繁殖和感染,从而越治越坏 。
建议,脚气患者选择药品的时候切忌单纯选择激素类药品 。由于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因此在选择治疗脚气药物时,一定要选择杀真菌药物治疗,杀真菌才是治疗脚气的核心 。目前上市的杀真菌药物中,应尽量选择杀菌效果强、作用时间持久的杀真菌药物等 。
注意三:预防从改变习惯开始
脚气很“烦人”,防治脚气需要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据了解,接触真菌并不表示就会染病 。自皮肤接触到入侵,真菌在皮肤上会停留长达12个小时,而在这段时期内,只需要用肥皂将皮肤清洗干净就可以预防真菌入侵了 。预防脚气应保持足部清洁干净,尤其是夏天,脚部易出汗,应及时清洗并且尽量保持干燥;鞋袜要勤洗勤换,平时最好穿吸汗的棉袜 。
另外,剪指甲时不能剪得太深,不要穿过紧的鞋,特别是女性穿的高跟鞋,最易挤压指甲,引发脚气、甲沟炎等 。家庭成员中,若有人患有脚气,应避免共用卫生用具 。随着市场上美甲行业、足疗行业的兴起,脚气传播的机率也相应提高了,相关行业需要加强卫生条例的规范,从业人员需要提高职业素质,保持个人卫生,不要让脚气成为一种“时尚病” 。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你知道身体长什么样的水泡当心是病了吗?对于有脚气的人来说,脚上长水泡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因为脚气引起的水泡我们千万要当心疾病,看了上面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