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我国的玉兔二号月球车经过三年的探索 , 取得了一项新的重要发现——月球背面的月壤要比月球正面更粘稠 , 这与当年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在月球上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 。
相对于地球而言 , 月球有正反面的原因在于它的独特自转和公转 。 月球不是没有自转 , 它只是自转速度比较慢 , 绕轴转一圈需要长达27.3天 。 但巧合的是 , 月球绕着地球公转一圈所需的时间也刚好是27.3天 。
这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 让月球的一面永远躲着地球 , 我们在地球上就是看不到 , 那一面被称为月球背面 。 我们平时看到的都是月球正面 , 这一面永远正对地球 , 所以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看满月 , 都会看到月面上相同的黑色斑块 ,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蟾蜍和玉兔” 。
在我国嫦娥四号去月球背面之前 , 人类已经发射了探测器登陆月球 , 并且还有宇航员踏上了月球表面 , 但此前的登陆地点都在月球正面 。 月球还有另一面 , 一直背对着地球 , 人类以及探测器此前从未造访过月球背面 。
通过绕月飞行探测器发回的照片 , 人类看到了完全陌生的月球 。 月球正面存在大块的黑暗区域 , 那是由熔融的玄武岩岩浆凝固之后形成的“月海” 。 而在月球背面 , 很少存在月海 , 取而代之的是密集的陨石坑 。
2019年 , 我国的嫦娥四号历史性地登陆了月球背面 , 玉兔二号随后第一次驶到月球背面的土地上 。 原本设计寿命仅3个月 , 现在3年过去了 , 玉兔二号还在月球背面上超期探测 , 三年累计行驶超过1公里 。
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长年累月地行驶 , 让科学家能够确定月球背面地形的稳定性以及月壤的“土质” 。 玉兔二号在行驶过程中 ,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轻微打滑 , 这表明着陆点地形相对平坦 , 但局部存在缓坡 。
2013年 , 我国曾把玉兔号送到月球正面 , 这辆月球车在月面上运行了将近3年的时间 。 与玉兔号相比 , 结构相似的玉兔二号轮子上沾了很多大块的月壤 , 表明月球背面的土壤要更加粘稠 。
当年 , 阿波罗15、16、17号都带了月球车去月球正面 , 宇航员驾驶月球车在月面上前进 , 那里的月壤并没有像月球背面那样容易黏在轮胎上 。 根据玉兔二号经历的情况来看 , 月球背面的土壤特性类似于地球上的干砂和砂质壤土 , 比阿波罗任务中的月壤具有更高的承载强度 。
科学家认为 ,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月球两侧的地质活动时间长短有关 。 根据我国嫦娥五号此前带回的月球正面样品 , 科学家发现月球正面在20亿年前还有火山活动 , 而月球背面早就停止了火山活动 。
月球没有大气和磁场 , 太阳风和太空岩石都会直接轰击月球表面 。 经过漫长时间的物理风化作用 , 月表上的岩石逐渐破碎 , 被越磨越细 , 最终形成了遍布月球表面的月壤 。
在大量陨石的撞击下 , 月壤不但变得越来越细 , 而且陨石撞击产生的巨大热量还会熔化月壤颗粒 , 让它们结合成尺寸更大、形状不规则的土块 。 由于月球背面更古老 , 经过空间风化的时间更久 , 所以那里的月壤显得更粘稠 。
月球背面是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 , 人类对于那里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 玉兔二号的这项新发现 , 不仅能告诉我们有关月球的演化史 , 而且还助于未来设计新的月球探测车 , 以减少月壤的干扰 。 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的探测任务还没有结束 , 期待这辆月球车还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
推荐阅读
- 这野兽真可怜!常被黄鼬咬断脖子,豹叼它喂幼崽,猞猁靠它过日子
- 美国实现登月之后,为什么没有开发月球上的资源?
- 远隔38万公里,为何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却偏偏不敢回头看地球?
- 照亮月球最黑暗的区域
- 事关月球采矿控制权,美国拒绝与中国合作,没想到中方已抢先一步
- 我国建造月球国际科研站,需突破一项关键技术,嫦娥四号差点实现
- 玉兔二号新发现:月球背面存在外星痕迹,还有固态水资源?
- 更大的灾难即将来临?美国发出预警,2030年地球或发生极端大洪水
- 盘点关于月球的3大未解之谜,大家知道几个?究竟是真是假?
- 太阳系有三处“异常”被发现,科学家:可能和外星文明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