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误区 别再中解毒片的毒了

目录:
第一章:不要中了解毒片的毒
第二章:药企卖毒药 谁来解毒
第三章:蒲公英清热解毒 促进肝肾活动除春困
很多人不拿上火当回事,觉得不舒服了,就此几颗牛黄解毒片 。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 。牛黄解毒片的使用也是有讲究的,胡乱使用时会出问题的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不要中了解毒片的毒
刘老师感觉咽喉有些疼痛,老伴说这是上火引起的,于是就从小药箱里拿了几粒牛黄解毒片让他吃了 。可服药不到一个小时,刘老师就浑身瘙痒,颈部、脸上还出现了一些小丘疹,老两口赶紧到医院就诊 。
接诊的皮肤科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仔细检查后告诉刘老师,这一系列表现都是过敏引起的 。刘老师很奇怪:“可是我并没有吃什么会导致过敏的食物呀!”医生问他是不是服用过什么药物?刘老师回答说:“我这两天喉咙痛,中午就吃了点牛黄解毒片,总不会是这牛黄解毒片引起的吧?”在刘老师看来,牛黄解毒片是常用药,而且是中成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好多人都是隔一段时间就吃一点用于清热去火 。但是医生告诉他,这正是出现瘙痒的原因 。
牛黄解毒片中含有雄黄,而雄黄成分中含有砷,这种成分可以作用于人体蛋白质而引起过敏,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为浑身瘙痒,局部出现小丘疹,严重者还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 。所以在使用牛黄解毒片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过敏史,有过敏史者要禁用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该立即停用药物,严重者需要到医院治疗 。
除了过敏反应,牛黄解毒片还有其他危害,如肝功能危害和血液系统的反应,引起肝功能异常、急性黄疸,导致血小板减少和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以对泌尿系统产生危害,引起腰疼、尿频、尿急等症状;还会引起嗜睡、四肢抽搐、神志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另外,对消化系统的危害也是常见的,如上腹饱胀不止、疼痛、恶心、呕吐等,应该引起注意 。
在很多人看来,中成药没有副作用,其实不然 。“是药三分毒”,患者服用药物前应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向药师咨询;在服用时,一旦出现损害,必须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
药企卖毒药 谁来解毒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在昨日播出的节目中,指出有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流入了修正药业、海外药业等九大药企,样品被检出铬含量严重超标,最高含量超标90余倍 。报道还披露,经过采访人员长达8个月的调查,揭开了隐藏在工业明胶背后的黑幕:一些地方利用皮革下脚料等受到污染的材料制造工业明胶,之后通过隐秘渠道销售到了浙江新昌等地,一些胶囊厂便用这些有毒的工业明胶大批量生产药用胶囊 。
用来治病疗疾的药丸,竟然携带着重金属铬这等毒素,治好了小病却可能使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遭受损害,有毒药品显然比有毒食品更罪大恶极 。一个人“身安”而后“心安”,医药堤坝一旦崩溃,势必人人自危,你想,生了病都不敢轻易吃药了,连“身安”也求之难得了,还有什么安全感可言?
那几家着名药企平常把自己包装得何等仁义,像其中一家药企的广告语--“良心药、放心药”,多年来天天款款深情地表白着,忽悠得听众真是一百个放心,如今揭去了面具,却是如此不堪,可说是面目狰狞,心肠毒辣 。工业明胶厂--胶囊加工厂--药厂,在这条非法利益链中,谁都明白自己在干啥下作卑劣的事,却一个个在钞票糊成的鲜艳旗帜下,狼狈为奸,置同胞的生命安全于不顾,还一副心安理得、志得意满的样子 。
说他们是谋财害命的强盗,我想是并不过分的 。问题在于,盗贼如此猖獗,剿匪的人去哪了?是在“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地悠闲度日,还是在“一只鼠标一个网,一款游戏耍一天”地忙碌?为什么那么多年的黑幕一直视而不见,却要麻烦媒体的调查采访人员冒着危险东奔西跑来揭黑?如果是因为监管部门太多,互相推诿扯皮,那就干脆砍掉几个嘛,老百姓也乐得少支付点行政经费 。
“胶囊之乡”能遍地开花大批量生产有毒胶囊,肯定有它赖以生存的宽松环境;药企敢卖毒药,肯定有它“敢”做“敢”为的气魄与自信 。一个狼都躺在窝里坐享其成而不去捕猎的草原,生态也就失衡了,势必乱象丛生 。很多时候人们怪罪于“制度”,其实制度往往不缺乏,缺的是真正执行制度的人 。孔夫子强调“在其位谋其政”,又说“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一两个小采访人员能揭开的黑幕,那么多监管部门却不监不管,打他们多少板子也不过分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