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黑科技”何以在这里层出不穷?——“科创之城”合肥2022开年观察
文章图片
这是2020年5月30日拍摄的位于安徽合肥的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 。 新华社采访人员 黄博涵 摄
文章图片
这是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声谷产业园(2019年3月13日摄 , 无人机照片)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张端 摄
文章图片
在安徽省合肥市 , 自动驾驶车辆准备驶入5G示范线(2020年9月3日摄 , 无人机照片)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刘军喜 摄
文章图片
这是2021年4月13日拍摄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周牧 摄
文章图片
2021年12月24日 , 工作人员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的中国声谷体验中心内介绍一款智慧医疗产品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张端 摄
文章图片
这是在安徽创新馆拍摄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模型(2020年8月25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刘军喜 摄
文章图片
这是2021年6月17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上拍摄的OLED透明屏幕 。 新华社采访人员 黄博涵 摄
文章图片
参会人员在合肥举行的2021量子产业大会上参观“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模型(2021年9月18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 韩旭 摄
文章图片
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展示的“高速量子密钥生成终端”模型(2019年8月22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刘军喜 摄
【新华社|“黑科技”何以在这里层出不穷?——“科创之城”合肥2022开年观察】
文章图片
2017年9月29日 , 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 。 科研人员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工作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刘军喜 摄
推荐阅读
- 质量|首个“流浪黑洞”被发现,比太阳大7倍,科学家观测6年才发现了它
- 处理单元|出行洞察:DPU市场火热,“芯”战场发展前景如何?
- 保障|让场馆更快暖起来!航天技术保障云顶滑雪公园“绿色供暖”
- 过程|冬奥水下火炬传递机器人有颗“河工芯”
- Intel|英特尔的自我革命:要“接大腿”必须先拆分自己?
- Tesla|特斯拉取消雷达并未解决“幽灵刹车”问题 投诉反而有所增加
- 雪花|演员脚下雪花“如影随形”背后是世界首创的地面屏幕显示交互系统
- 青少年|全部免费!郑州“新地标”将于6月1日前后开馆
- 旗舰|小米卢伟冰:“旗舰焊门员”Redmi K40 已进入退市阶段
- 电子商务|快递“春节不打烊”是个伪命题?网友气笑了:节前发货但揽收到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