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打造“智慧车站” 南京南站去年碳减排七千多吨
本报采访人员 金 凤 通 讯 员 胡晓炜 段利雷 钟 钰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1月24日 , 走进高铁南京南站的候车大厅 , 不少旅客发现不同候车区域顶部的灯光亮度不同:A1候车区顶部的灯只开了一半;B4候车区的灯全开着;B10候车区的灯有的亮 , 有的不亮 。 这可不是灯管罢工 , 而是该站“智慧车站”系统的智能调节 。
南京南站作为京沪高铁五大枢纽车站之一 , 总建筑面积超38.7万平方米 。 在国内 , 这样的大型客站每天消耗的水、电、汽至少是一般火车站的2倍 。
“以往 , 为了提升旅客候车舒适度 , 室内外照明、空调、自动扶梯、LED显示屏、语音广播系统等大功率设备‘马力全开’ , 旅客体验好了 , 但能耗也上去了!”南京南站党总支书记祖韬说 。
【蒸汽|打造“智慧车站” 南京南站去年碳减排七千多吨】2019年起 , 南京南站探索根据光照条件、客流峰谷期等不同时段和候乘环境 , 引入智能设备接管 , 打造“智慧车站”雏形 。
其中 , 南京南站启用的“智能管理平台” , 将南京南站上万件控制设备进行了集成、智能化控制 , 站台和候车室的照明系统统一更新成了远程监控系统 , 通过在站台显示屏、各候车区域布点安装照度传感器 , 实现候车室、站台照明灯具根据使用环境明暗 , 自动开关、自动增减照明灯组 。
“除了在各区域布点照度传感器 , 我们还研究比对以往每月用电量、站内实时光照强度、站内实时客流量等数据 , 在‘智能管理平台’设计了多种照明控制程序 , 在环境亮度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客流变量这个参数 , 设置了全照明、半照明、1/4照明等多种模式 , 实现了每日定时开灯、按需开灯、按区域开灯的多种场景需求 , 在照明上动了脑筋 。 ”申铁杰能信息公司南京南综合工区工程师薛威对采访人员介绍 。
除了照明用电 , 南京南站去年起还陆续对其他大功率设备进行优化改造 。 原本车站两套空调系统采用独立冷却塔 , 经过管路升级改造 , 实现了机组冷却水互通 , 可根据层顶热辐射情况 , 按需调节两台机组的冷却水用量 , 两台机组始终在最佳工况区间运行 , 节能高效的同时也互为备用 。
由于新冠疫情影响 , 春运以来 , 南京南站日均客流变化较大 , 为了让采暖系统“按需工作” , 减少资源浪费 。 春运前 , 南京南站又对东、西热源机房中的2台蒸汽表进行了改造 。 通过动态采集热源机房蒸汽表的各类技术参数 , “智能管理平台”可精准控制实时热量输出 。 午夜 , “智能管理平台”会自动调节到最低流量 , 确保车站值班人员采暖需求 。
截至目前 , 南京南站“智慧车站”改造已基本完成 , 通过对5000余台机电、信息设备的改造 , 2021年已实现年节约用电508.79万度、节约蒸汽2.47万吨、碳减排7163.48吨 , 相当于节省标准煤2755.19吨 , 年节约能耗支出821.37万元 。
(科技日报南京1月24日电)
推荐阅读
- 质量|首个“流浪黑洞”被发现,比太阳大7倍,科学家观测6年才发现了它
- 处理单元|出行洞察:DPU市场火热,“芯”战场发展前景如何?
- 保障|让场馆更快暖起来!航天技术保障云顶滑雪公园“绿色供暖”
- 过程|冬奥水下火炬传递机器人有颗“河工芯”
- Intel|英特尔的自我革命:要“接大腿”必须先拆分自己?
- Tesla|特斯拉取消雷达并未解决“幽灵刹车”问题 投诉反而有所增加
- 雪花|演员脚下雪花“如影随形”背后是世界首创的地面屏幕显示交互系统
- 青少年|全部免费!郑州“新地标”将于6月1日前后开馆
- 旗舰|小米卢伟冰:“旗舰焊门员”Redmi K40 已进入退市阶段
- 电子商务|快递“春节不打烊”是个伪命题?网友气笑了:节前发货但揽收到初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