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血铸造而成 清朝皇帝的十大御用武器( 二 )
清代,骑射被看作是满族的长技,弓为军事及狩猎的必备之物,是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此弓为乾隆皇帝北狩围猎时使用之物,牛角面上镌刻满、汉文:“乾隆二十二年带领准噶尔投降众人木兰行围上用宝弓在依绵豁罗围场射中一虎 。”
七、琉球刀 。清乾隆,长99 cm 。清宫旧藏 。
刀鞘髹黑漆,刀柄铁质,外缠黄色绦带,护手部黑漆处髹金黄色樱花及凤纹 。刀柄处拴羊皮条签,上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墨书:“乾隆二十二年琉球国恭进黑漆鞘腰刀一具 。”乾隆二十二年为1757年 。
八、乾隆天字三号“孔纯”刀 。通长94cm,青玉柄12.5cm,重18两 。
此刀护手为铁鋄金镂空如意圆盘,内有四条可活动的奔龙,青玉柄,木质蒙金桃皮鞘 。腰刀属于冷兵器,其设计独特,造型庄重,纹饰美观,制作精细,不仅继承了我国古代刀、剑的传统式样和做法,而且也反映了清代内务府造办处制作冷兵器最高技术水平 。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谕令内务府造办处设计制作御用刀、剑各三十把 。此种腰刀,主要为乾隆皇帝收藏和赏玩 。
九、土尔扈特腰刀 。明末,通长85cm 。清宫旧藏 。
刀柄头银质,圆形 。柄中部一面嵌红珊瑚一颗,另一面为一银质圆环 。鞘由鲨鱼皮和牛皮相间制成,中有银线相隔,呈螺旋状 。鞘上缀白色皮条一块,上书满、蒙、汉三种文字,字迹已不清楚,然“渥巴锡进”几字仍依稀可辨 。
明末,居住在西北的厄鲁特蒙古分为四部,即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及土尔扈特部 。随着准噶尔部的日益强大,土尔扈特部不断受其侵扰,为了避免被准噶尔部吞并,1628年,土尔扈特部在其首领和鄂尔勒克的率领下,举部西迁至伏尔加河流域一带居住 。
从此,他们在远离祖国的异乡生活了一百四十多年 。
身处异乡的土尔扈特人民倍受沙俄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无时不在思念祖国 。同时,祖国也没有忘记他们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以图理琛为首的使团奉康熙皇帝之命远赴俄罗斯慰问土尔扈特部,这更坚定了土尔扈特人民回归祖国的决心 。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一月,年仅27岁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率部众三万多户、约十七万人开始了行程万余里、回归祖国的伟大壮举 。一路上,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冲破沙俄数万军队的围追堵截,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在1771年夏季回到祖国 。乾隆皇帝闻讯异常高兴,对土尔扈特部的义举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就土尔扈特人民的生产、生活进行了周到细致的安排,使之安居乐业 。
同年九月,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多次接见并宴请渥巴锡等人 。渥巴锡遂将祖传腰刀进献给乾隆皇帝 。
十、遏必隆腰刀 。清康熙,鞘长94cm,刀长60cm 。清宫旧藏 。
刀鞘木质,外蒙绿鲨鱼皮,紫呢刀套 。刀把上系一咸丰年制象牙牌,一面镌:“遏必隆玲珑刀一,乾隆十三年赐经略大学士公傅恒平定金川用过”;另一面刻“咸丰”印一方,并“神锋握胜”四字 。
此刀最早的持有者为康熙初年辅政四大臣之一的遏必隆,刀因人而得名 。遏必隆死后,刀入宫中 。
乾隆十二年(1747年),第一次金川之战爆发,遏必隆之孙,时任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要职的讷亲以经略大臣的身份率兵出征,兵败,乾隆怒夺其职,派大学士傅恒取而代之,并赐遏必隆刀 。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帝命傅恒在军前用遏必隆刀将讷亲正法 。
【鲜血铸造而成 清朝皇帝的十大御用武器】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咸丰帝派大学士赛尚阿为钦差大臣率军出征,行前,特赐遏必隆刀,以壮军威 。然而遏必隆刀并未给战局带来转机,不久,赛尚阿也因指挥不利被夺职 。
推荐阅读
- 抗战英烈王竣 以鲜血捍卫了祖国神圣领土的将军
- 秦始皇十二金人 秦始皇铸造12金人有何阴谋?
- 斯大林曾称苏联与德国的友谊是用鲜血凝聚起来的
- 王权的象征 大禹铸造的九鼎今何在?
- 秦实现统一基础的真正铸造者--大秦宣太后
- 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十二铜人?
- 妇女缠裹而成的小脚为何称“金莲”?
- 古代美容之道:有人喝人奶 用处女鲜血沐浴
- 网罗天下兵器 秦始皇为何铸造“十二铜人”
- 谁铸造了“剑中极品”的神话 此后两千多年无人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