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上的三大盛世为何都“短命”?

中国古代盛世短命原因:盛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梦 。生逢盛世,是每一个中国人对时代的最大期望 。所谓盛世,就是内无严重的政治腐败,外无迫在眉睫的敌国外患,社会治安良好,老百姓普遍能吃饱饭的时代 。在中国历史上,这样大规模的盛世出现过三次,即汉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开元盛世及清康雍乾盛世 。除了这三大盛世,还有过几个小规模的盛世或治世,比如东汉的“光武中兴”、隋代的“开皇之治”、明代的“仁宣之治” 。甚至在大分裂的背景下,一些角落里的小王朝也取得过不错的治理成就 。比如十六国时期南侵之前的前秦苻坚,南北朝的刘宋文帝时代,以及五代十国的后周南唐统治下的某个时段 。
然而也就仅此而已了 。虽然历代中国人梦想盛世,但盛世的出现就是这样屈指可数,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长 。
文景之治持续了近40年 。事实上,文帝刚刚即位时,天下还相当残破,真正的盛世出现在景帝时期,并由汉武帝推向高峰 。算上武帝前期,汉代治世持续近70年,其中盛世大约30年 。唐代盛世史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这两个阶段并不接续 。贞观之治从627年到649年,持续22年,这一阶段是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阶段,成就并没有超越前代 。玄宗前期的盛世之治,持续大约30年 。只有康雍乾盛世持续时间最久,然而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算起,到乾隆四十年(1775年)为止,持续也不到100年 。即使从康熙元年(1662年)算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也不过130多年 。
有人统计过,数千年中国历史,盛世和治世累计加在一起,不过400年左右,剩下的都是充斥着灾荒、动乱和腐败的平世和衰世 。“盛世”这个词是中国独有的 。汉文化圈以外的史书中,找不出这两个字 。无怪乎中国历史多灾多难,细细掂量,“盛世”这个词本身就蕴含着无奈和不祥 。“盛”“衰”相对,没有衰世作为背景,就没有盛世的美丽和灿烂 。
第一,中国历史上的每个盛世,都需要一个大规模的祸乱之世作为前奏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是文景之治 。在这个盛世出现前20年,中国刚结束了秦末战乱 。十余年的战乱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口损失 。《汉书》中多处提及改朝换代之际各地惊人的人口变化 。《汉书?陈平传》记载,秦代曲逆城共有人家三万户,而刘邦在秦末战争中路过这个城市时,发现它的人口只剩下了五千户 。《汉书》还说,在刘邦即位十二年之后,全国统计上来的人口数只有秦代的十分之二三 。考虑到逃亡等因素,历史学家一般的推断是秦汉更替过程中的战乱使中国人口损失了约百分之三十至五十 。
至于经济损失,更是惨重 。大汉王朝建立之初,大概比任何一个王朝都要狼狈 。《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就是说,老百姓没有一点存粮,连皇帝的马车都配不齐马匹,宰相出门都得坐牛车 。
中国历史上最为人艳称的盛世当然是“贞观之治”加“开元盛世” 。这个盛世的背景一样是空前惨烈的人口损失 。在李世民登基的前三年,也就是武德七年(624年),隋末的大规模战乱方才平息 。《隋唐演义》中章章都是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 。贞观六年(632年),魏征描绘战乱的后遗症时仍说:“今自伊、洛之东,暨乎海、岱,萑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集校》卷2《直言谏争附》)贞观十一年(637年),马周上书时仍然说:“今之户口不及隋之十一 。”
而清代盛世的背景也是持续数十年的大屠杀和大破坏 。明清易代之际,人口损失至少四千万,其中直接死于清军屠城的就高达七百万 。据《扬州十日记》所载,仅扬州一地,焚尸“约计八十万余” 。一个更为极端的例子是四川的人口变化 。《清史稿?王骘传》里记载的王骘在康熙的上疏中说“四川祸变相踵,荒烟百里,臣当年运粮行间,满目创痍 。自荡平后,休养生息,然计通省户口,仍不过一万八千余丁,不及他省一县之众” 。赵文林谢淑君所著《中国人口史》认为真实的数字并没有这样极端,有大量逃亡隐匿人口没有被王骘统计出来 。他估计说1626年,四川人口为三百五十六万 。到了三十多年后的1661年,人口还剩下九十五万 。也就是说,损失了四分之三 。
极衰之世的大破坏,正是盛世出现的必要条件 。中国传统王朝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压力,而大战乱则为新王朝解脱了人口压力,提供了兴起的宽阔舞台 。正是隋末战争导致的人口大量死亡,造成田地大量抛荒,唐王朝才能实行均田制,给每个男丁发放一顷田地 。战乱导致的自然“土改”,同样是汉初“招附流亡”、清初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在大动荡过去之后,新王朝只要能保证几十年内不发生大的政治动乱,那么并不需要它提出多么高明的发展策略,只需无为而治,顺势而行,自然就会收获一个丰盈的经济自动恢复期 。所以说,每一次盛世,都是对前一阶段大灾难大破坏的一种反弹、一种弥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