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上的三大盛世为何都“短命”?( 四 )
第二,“盛世”是循环论的产物,而今天的中国历史已经摆脱循环 。“天道极即反,盈则损,物盛则衰,日中而移,月满则亏,乐终而悲 。”与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国家多元交错发展不同,中国历史是一个封闭的自我线性循环体,其线性发展的规律是一治一乱,一盛一衰 。《易经》说:“日中则昃,月盈则亏”;“无陂不平,无往不复” 。就是说,凡事发展到顶点后,无不向反方面运动 。这确实是中国传统政治的运转规律 。《孟子?滕文公下》中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左传》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三国演义》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老百姓则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无一不证明着中国人治循环规律的牢不可破 。在传统政治中,一个社会如果达到了“盛世”阶段,那么就意味着眼前无路,只有持盈保泰一法,尽量推迟那不可避免的衰败来临了 。
然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身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中国历史的发展,已经从自身的一治一乱循环转向与世界大潮合流 。跳出中国文明的视界,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并不是只有盛极而衰,百十年就要重新洗一次牌这一条路可走 。
【中国古代史上的三大盛世为何都“短命”?】全球化使中国人有机会吸收和借鉴其他人类社会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 。虽然中国自我运转的规律仍然在深层次地起作用,但是无论是谁,都已经不希望中国再次回到盛极而衰的旧有轨道 。正如梁启超说:古之天下所以一治一乱如循环者,何也?恃英雄也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即世界借英雄而始成立之说也 。故必到人民不倚赖英雄之境界,然后为真文明,然后以之立国而国可立,以之平天下而天下可平 。
推荐阅读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用石油大败突厥骑兵!看石油在古代的妙用
- 历史上被裸刑处死的三大美女 她们都国色天香
- 轶事: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还不敢承认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揭中国古人身份证 竟带防伪标识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