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蛋的禁忌 这样吃鸡蛋竟会导致浑身细菌
鲜嫩的溏心蛋是很多人的最爱,还有人觉得这样的蛋最营养,但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没有煮熟的蛋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细菌 。那么吃鸡蛋的禁忌是什么,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首先,生鸡蛋容易被致病菌污染 。因为鸡蛋是由鸡的卵巢和泄殖腔产出的,而卵巢、泄殖腔的带菌率很高,所以蛋壳表面,甚至蛋黄都可能被细菌污染 。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鸡蛋的外壳布满小孔,这些小孔的直径比致病菌要大几十倍乃至几百倍 。因此,鸡蛋随时可能被病原体侵入 。如果食用了这种鸡蛋,人可能会出现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现象 。
【吃鸡蛋的禁忌 这样吃鸡蛋竟会导致浑身细菌】其次,生鸡蛋中含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两种有害物质,前者会阻碍人体肠胃道中的蛋白酶与蛋白质接触,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后者能与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形成人体无法吸收的物质,容易导致人体生物素缺乏病,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如:精神倦怠、肌肉酸痛、毛发脱落等 。而鸡蛋一经煮熟、煎熟,上述两种有害物质就会被破坏,不再影响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 。
第三,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紧密,很大一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后,蛋白质才会变得松软,被人体胃肠道消化吸收 。有研究证明,吃了生鸡蛋或不熟的鸡蛋后,人体的消化率比吃煮熟的鸡蛋低30%—50% 。
第四,大家都知道,生鸡蛋有一股腥味,这种味道会抑制中枢神经,使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甚至恶心呕吐 。
所以不要为了美味而忽略了健康,以后还是把蛋煮熟吃吧 。
吃鸡蛋的误区
1、蛋壳颜色越深,营养价值越高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红壳蛋更有营养,市场上红壳蛋的价格也更贵 。检测表明,蛋壳的颜色和鸡品种有关,与营养无关 。
蛋壳的颜色主要是由一种叫“卵壳卟啉”的物质决定的,而这种物质并无营养价值 。分析表明,鸡蛋的营养价值高低取决于鸡的饮食营养结构 。
2、煮鸡蛋时间越长越好
为防鸡蛋在烧煮中蛋壳爆裂,将鸡蛋洗净后,放在盛水的锅内浸泡1分钟,用小火烧开 。开后改用文火煮8分钟即可 。
切忌烧煮时间过长,否则,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会与硫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硫化亚铁的褐色沉淀,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 。
鸡蛋煮的时间过长,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亚铁,很难被吸收 。
油煎鸡蛋过老,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化学物质 。
3、鸡蛋怎么吃营养都一样
鸡蛋吃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煮、蒸、炸、炒等 。就鸡蛋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蒸蛋为100%,嫩炸为98%,炒蛋为97%,荷包蛋为92.5%,老炸为81.1%,生吃为30%~50% 。
由此看来,煮、蒸鸡蛋应是最佳的吃法 。
4、吃生鸡蛋营养高
有人认为,生吃鸡蛋有润肺及滋润嗓音功效 。事实上,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并非更有营养 。
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容易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生物素缺乏症” 。
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并含有抗胰蛋白酶,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后的蛋白质才变得松软,才更有益于人体消化吸收 。
另外,生鸡蛋还有特殊的腥味,也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因此,鸡蛋要经高温煮熟后再吃,不要吃未熟的鸡蛋 。
5、“初生蛋”和“功能蛋”更有营养
一般来说,鸡在生长期130~160天之内所产的蛋都会被称为初生蛋 。没有任何检测证据表明,初生蛋的营养素含量比普通鸡蛋更多 。
实际上,初生蛋个头较小,每个约40克,因重量不够标准,在国外是不允许出售的 。
功能蛋是指通过饲料技术使鸡蛋富含锌、碘、硒、钙等营养素 。这听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因为没有标准也不好检测,很多产品都有过度宣传之嫌 。
6、鸡蛋与豆浆同食营养高
早上喝豆浆的时候吃个鸡蛋,或是把鸡蛋打在豆浆里煮,是许多人的饮食习惯 。
豆浆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
推荐阅读
- 胆囊息肉患者能吃虾吗
-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的饮食问题
- 眼皮跳的食疗方法都有什么
- 口腔溃疡到底吃什么好的最快?
- 未老先衰?都是一个“情”惹的祸
- 便秘能吃白芍吗
- 灵芝吃了拉肚子怎么回事
- 血脂高需要吃什么才好?
- 高血压能吃鲳鱼吗
- 百日咳吃什么?恢复期百日咳中医药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