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十大千古名相 古代十大名相( 二 )


齐桓公三十四年(前652年) , 周惠王去世 。齐桓公会同各诸侯国拥立太子郑为天子 , 这就是周襄王 。周襄王即位后 , 派人送祭肉给桓公以示嘉奖 。桓公在葵丘(今河南考城附近)召集各诸侯国会盟 , 举行受赐典礼 , 并依据管仲的建议 , 订立了盟约 。至此 , 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 , 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 , 还辅助王室一次 , 史称“九会诸侯 , 一匡天下” , 成为公认的霸主 。管仲为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因有殊勋于齐 , 被桓公尊为仲父 。
2.才高齐天 , 谋深如海——秦朝名相李斯
(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
李斯 , 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 。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 。小篆又称秦篆 , 是大篆的对称 , 它给人以刚柔并济 , 圆浑挺健的感觉 , 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小篆的出现 , 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 根据《太平广记》引《蒙恬笔经》记载 , 是楚国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 , 文学家和书法家 。他年轻时 , 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 , 后来 , 随荀卿学习 , 当任廷尉 。在秦始皇统治期间 , 李斯以杰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才能 , 被任命为丞相 。
秦统一前 , 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 , 形成了语言异声 , 文字异形的局面 。秦始皇一直殷望着有标准的字体来取代以前流行的异体字 , 于是便打听到李斯擅长书法 , 就把这任务交给他 。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 , 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 , 形体整齐的文字 , 叫做秦篆 。秦始皇看了这些新书体后 , 很满意 , 于是就把它定为标准字体 , 通令全国使用 。当时 , 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不太熟悉 , 很难写得称心如意 。李斯就和赵高 , 胡毋等人写了《仓颉篇》 , 《爰历篇》和《博学篇》等范本 , 供大家临摹 。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 , 他不畏钱江险涛 , 东下会稽(今绍兴) , 祭过大禹陵 , 登上天柱峰(后来教叫做秦望山) , 俯瞰东海涌潮后 , 命丞相李斯手书《会稽铭文》 。李斯奉命连夜写毕后的隔日 , 他又采岭石鑴刻 , 然后立于会稽鹅鼻山山顶(后叫刻石山) ,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会稽刻石】 。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
3.功冠群臣 , 声施后世——西汉开国名相萧何
(公元前257年~公元前193年)
汉朝初年丞相 , 谥号“文终侯” , 汉初三杰之首 。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 。
西汉初年政治家 。沛(今江苏沛县)人 。他不论在战争期间 , 还是在汉初恢复时期 , 都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风度和治国才能 , 几千年来都被人们所称颂 。
早年任秦沛县狱吏 。秦末佐刘邦(见汉高祖刘邦)起义 。攻克咸阳后 , 他收取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 , 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 , 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刘邦为汉王 , 以萧何为丞相 , 萧何推荐韩信为大将军 。
楚汉战争时 , 他留守关中 , 侍太子 , 为法令约束 , 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 , 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 , 对刘邦战胜项羽 , 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 。汉代建立后 , 以他功最高封为侯 。采摭秦法 , 重新制定律令制度 , 作为《九章律》 。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 , 被拜为相国 。高祖死后 , 他辅佐惠帝 。惠帝二年卒 。
4.奇谋善变 , 不下三杰——汉初名相陈平
(?~公元前178年)
陈平 , 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 。西汉阳武(今中国中部河南原阳东南)人 。少时家贫 , 好黄老之术 , 有大志 ,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 , 他往事魏王咎 , 不久受谗亡归项羽 , 随从入关破秦 。刘邦定三秦时 , 又归汉 , 任护军中尉 。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诸侯王叛乱诸役 , 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 。曾建议用反间计离间项羽群臣 , 使项羽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 。高祖六年(前201年)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 , 逮捕韩信 。次年 , 刘邦为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 , 后采用陈平计 , 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 , 才得以解围 。汉建立后 , 曾因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 。高祖死 , 因吕氏专权 , 不治事 。吕后死 , 他与周勃定计 , 诛杀诸吕 , 迎立代王为文帝 , 任丞相 , 后改任左丞相 。陈平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 在秦朝末年 , 英才辈出 , 有资格被司马迁列入“世家”的 , 只有陈胜、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六人 。陈平能列其中 , 可见其功劳是很大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