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伦淑慧长公主显灵的传说( 二 )


迁陵传说
固伦淑慧公主于1700年去世 , 按其遗嘱送葬巴林 。为清廷联姻政策付出一生的公主本来从此可以安息 , 但由于朝廷的猜疑和责难 , 其陵墓又屡遭迁移 , 不得安宁 。于是 , 又产生了一系列富有神秘色彩的传说 。由于这些传说的内容主要围绕迁陵一事展开 , 因此笔者统称它们为“迁陵传说” 。迁陵传说以若干则小型传说组成 。当然 , 必须首先指出的是 , 这些小型传说因为分别解释了不同的地名 , 所以在具体讲述场景中还是有可能以独立的状态存在的 。比如 , 讲述者在解释“狼川”这个地名的来历时 , 没有必要把传说拉长 , 将“公牛山”的来历也连带讲出来 。但从整体上看 , 它们以内容的连贯性又构成了一个组合或系列 , 因此与其说它们是独立的传说 , 倒不如说是一个大型迁陵传说的若干个小段落 。笔者把它们看作了同一大型传说的若干个小段落 , 因为这样更便于宏观观察和深入分析 。下面依次列举这些传说 , 而后进行统一分析 。
公主传说中有一则名为“公主和她的儿子” 的传说 , 虽然讲的不是迁陵一事本身 , 但却传送了与迁陵有着直接关联的重要事件的信息 , 因此笔者从这里切入 , 来分析整个迁陵传说 。“公主和她的儿子”中讲道:
固伦淑慧公主本是天宫度母的化身 , 降生人间当了皇帝的女儿 。在她十几岁的时候 , 年幼的弟弟登皇位时 , 龙椅突然摇晃不已 。于是姐姐淑慧公主抱着他坐上龙椅 , 这才停止了晃动 。淑慧公主就这样在太和殿的九龙皇椅上像影子一样伴随着皇上坐了几年 , 于是就被誉为福齐真龙天子的“固伦公主”(皇公主) 。固伦公主遵照女儿家的生活规律下嫁巴林时 , 皇帝曾降旨:“是你抱着朕坐的龙椅 , 所以你就是皇公主 , 朕愿与你平分天下 。”公主说:“嫁出去的女儿家 , 终归是人家的人 , 是袖子上的补丁 。我不要与你平分天下 , 我要去北地吃奶酪喝奶茶 。”公主嫁到巴林以后 , 经常回娘家 , 有时带着年幼的儿子在紫禁城里住上一年半载 。她的儿子虽然年幼 , 却聪明伶俐、气宇轩昂、仪态非凡 , 在皇舅的宫殿里进进出出 , 无所畏惧 , 也不被阻拦 , 有时连早朝他都敢闯入 。说也奇怪 , 这孩子每次进到宫殿里 , 皇上都不由自主地稍一抬身 , 说上一句:“外甥无罪 。”有一次 , 大臣把这一情形禀报给了皇上 , 皇上不信 , 说:“朕没有抬身啊 。”于是下一次早朝上公主的儿子进来时 , 趁皇上抬身的刹那 , 大臣从皇上的九层坐垫中抽出了三层 。皇上这才有点相信大臣的话 , 但还是不完全相信 , 打算再试一下 。这一次在皇上的腿上放了两个玉球 。当公主的儿子进来时 , 皇上果然再一次抬身说:“外甥无罪” , 这时玉球从他的腿上滚了下来 。皇上这才相信自己抬身说话 , 便问大臣这是怎么一会事 。大臣上奏:“这孩子有天子之福 , 日后必将争夺皇位 , 所以皇上才抬身离位 。必须现在就想办法解决 , 以除后患 。”皇上想了想 , 虽说舅甥骨肉相连 , 难以下手 , 但这毕竟是二龙相争 , 危及皇位 , 事关重大 , 必须当机立断 。于是给外甥赏了一杯毒茶 , 把他送往了极乐世界 。当母亲的怎能忍受这般痛苦?公主由于极度悲痛 , 怀恨在胸而终于患上不治之疾 , 含怨而逝 。临终秘密留下遗嘱:“我死后 , 下葬时要一丝不挂 , 而且必须头朝下埋 。”公主去世后 , 下葬时 , 虽然留有遗嘱 , 但她毕竟贵为皇公主和旗母 , 人们不忍心把她的遗体一丝不挂、头朝下埋 , 所以就采取折中的办法 , 给公主遗体穿一条裤子 , 把头也给朝上埋了 。
大型迁陵传说的开头是一则名为“狼川” 的传说 。其中讲道:
固伦淑慧公主去世三个月后的一天晚上 , 京城的一位大臣无意中仰望天空 , 突然发现帝王星移到了遥远的东方 , 闪耀着奇异的寒光 。那位大臣惊异万分 , 低头掐指一算 , 方知已故的皇姑淑慧公主在巴林祥瑞地气中变化通灵 , 正等待转世争夺皇位的时机 。康熙皇帝听到大臣的奏报 , 惊慌得仿佛看到那位由公主灵魂转化的新君就站在身旁 , 与自己争夺龙椅玉玺 , 并强迫他咬破手指写下转交皇位的血书 。大臣建议即刻派遣两位风水师到巴林 , 把公主灵柩从祥瑞之地迁移到不祥的地方 。康熙皇帝听罢 , 悄悄唤来闻名于内廷的杨姓和曹姓两位风水师 , 赏金赐银 , 授予秘旨 , 让他们挖出公主灵柩 , 用魔法将灵气驱散 , 把公主灵柩迁移到一个“世代不得翻身的不祥之地” 。杨、曹两位风水师即刻上路 , 来到巴林 。他们过了公主桥 , 刚一进入巴林境内便遇见了一位牧人 。他们想试探一下所要做的事情顺利与否 , 于是问牧人:“这地方叫什么?”牧人答道:“狼川!”两位风水师听罢大惊 。因为他们一姓曹 , 一姓杨 , 谐音正好是“草”和“羊” , 眼下又来到了这个“狼川” 。羊吃草 , 狼吃羊 , 彼此相克 , 极不吉利 。但无奈君令在上 , 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赶路 。从此 , 这里便叫做了“狼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