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伦淑慧长公主显灵的传说( 四 )


“白彦和硕山” 中讲道:
迁移固伦淑慧公主陵以后 , 康熙皇帝依然觉得身体有些不适 , 于是又叫来大臣寻问了原因 。大臣掐指一算 , 发现相克者又是公主陵 。康熙问臣下有何对策 , 大臣建议说 , 最好再派遣一位心腹大臣 , 带一班精兵和出色的风水师 , 把显露兴旺迹象的巴林草原来个全境察看 , 并赐其尚方宝剑 , 准许把见到的任何奇瑞迹象或对抗之物 , 都予当即处置 , 而后奏报 。康熙按照那位大臣的话 , 找来心腹钦差 , 秘授机宜 , 并在他们辞行之日亲手赏了三杯美酒 。皇帝钦差进入巴林境内便见到一座形状奇异的山 , 惊问属下:“这是什么山?”属下回答:“这叫‘瑶鲁山’(瑶鲁即雕) , 形如一只拍着翅膀腾空而飞的大雕 , 现在它正圆圆地睁大眼睛盯着咱们呢 。”钦差大怒 , 喝道:“快到那座雕山 , 把大雕的两只眼睛挖掉 , 把山改名叫‘白彦和硕’!”于是 , 钦差的属下们挖掉状如雕眼的两块岩石 , 把山名改为“白彦和硕山” 。从此 , 那座耸立在西拉沐沦以东、公主桥东北方向 , 遥望桥上车马行人的大雕山 , 便被“刺瞎”了眼睛 , 改名白彦和硕山 。
“格根绍荣山” 中讲道:
钦差大臣带着随从来到凤凰山 , 仔细察看了这里的风水 。从远处看 , 这座山活脱一只展开翅膀 , 正要腾空而起的凤凰 。来到近处一看 , 固伦淑慧公主陵与额驸(驸马)色布腾王陵就象两只即将孵化的凤蛋 , 安详地躺在母凤的胸脯下 。这次来的钦差是个满脸横肉、凶狠暴虐之徒 。他借口公主陵地是个不详之地 , 要按圣旨把公主陵迁至别处 。于是吩咐随从们挖出了公主灵柩 , 并为了破掉风水 , 掘倒山梁上的岩石 , 挖出很多长方形的白色石条 。据说这些就是凤凰的羽管 , 取掉了它们 , 凤凰就不能飞了 。然后又把“凤凰山”改名为“格根绍荣”(意即光明崖) 。钦差大臣破掉凤凰山的风水 , 命珠腊沁人抬着公主灵柩直奔巴林北部的公牛山 。在凤凰山至公牛山的这段路上 , 抬灵柩的珠腊沁人歇脚住宿的地方都长出了榆树 , 后来人们就把这些榆树当作神树来祭祀 , 有的地方甚至为神树修建了寺庙 。今大板以南的白音和硕山(南山)北麓有一棵弯曲的榆树 , 相传那是公主见到王府 , 想起自己的心愿未了而黯然神伤时 , 那树便不由得朝着王府方向歪斜着长的 。此外 , 传言十家子的神树、查干昆迪的达兰包得(意即七十棵树)、牧马人的两棵树、珠腊沁的榆树林…等 , 也都是在那时长的 。钦差将公主灵柩移至新陵 , 完成了使命 , 并吩咐不能大规模祭祀公主陵 , 就返回京城了 。
“公牛山” 中讲道:
时间飞逝 , 不觉又过了一年 。康熙皇帝又有了异常感觉 , 夜里常常做噩梦 。于是又叫来大臣寻问梦因 。大臣答复说:“祸因还是起自遥远的巴林 。”于是 , 皇帝象往常那样 , 钦命上次派的那位钦差 , 给他带上风水师和精兵 , 让他再去巴林察看风水民情 。钦差来到公主陵 , 让风水师仔细察看了一下风水 。风水师发现新公主陵由于足蹬力量无比的公牛山而使公主的灵魂又一次复活 。公牛山以东有一座母牛山 , 两座山之间是一条名叫“查干沐沦”(意即白水 , 但那时叫做“黑水”)的河 。据说 , 如果没有这条河隔断两座山 , 这里的风水会更好 , 而且一旦两座山合并起来 , 那将是神力无边了 。那位风水师不由地惊叹巴林山水的奇异祥瑞之气 , 遂下令让随从们再一次挖开公主陵 , 掘出灵柩一看 , 公主竟然宛如生人 , 没有丝毫的变化 。钦差急忙催促属下 , 火葬公主遗体 , 将骨灰装入红色檀香罐中 , 并在罐上用金粉写下了藏文咒符 , 这才放回原处埋掉了 。接着为驱散这里的祥瑞之气 , 破掉风水 , 他们揣摩着要挖掉山神——公牛的睾丸 。于是又开始挖起山岩 , 找开了 。但是 , 他们白天挖的地方夜间又自动愈合起来 , 搞得兵卒们疲惫不堪 , 风水师也束手无策 。一天 , 有一个人把铁锨忘在了挖开的岩缝里 , 第二天去时 , 发现那一处岩缝居然没有愈合 。他们这才开了窍 , 每天把铁锨扔在挖开的岩缝里 , 这样挖了好多天 , 终于挖出了两块圆形白色石球 。石球挖掉后 , 公牛山怒吼了几天 , 从取出石球的岩缝里流下了黑红色血浆 , 从山梁淌下 , 一直流进查干沐沦河 , 让河水也翻了几天血浪 。那位风水师望着河里的滚滚血浪 , 望天长叹:“今天破了这风水又能奈何呢 , 六十年后必将复活 。要想世代设防 , 则只有每过六十年破一次风水才行啊 。”那位风水师把公牛山的两块石球当做宝贝 , 包在红绸里 , 放入檀香盒中 , 通过驿站 , 飞速向京城赶去 。这时 , 公主的英灵见风水师把公牛山的风水带走 , 心想:“如果带走了巴林的风水 , 将来巴林就再也不会出好汉了” , 于是赶到公主桥 , 截了风水师的前路 。风水师见固伦淑慧公主的英灵在桥上等他 , 无奈将一块石球扔于西拉沐沦河 , 把另一块死死抱着逃了出来 。但是 , 当他跑到宝如浩特(今乌丹市) , 打开盒子看时 , 发现石球已经腐烂 , 散发着难闻的臭味 。于是不得已把石球扔在了那里 。从此那里便叫做了“乌丹” 。以上是朝廷派人三移公主陵 , 皇帝三诔祭文的全部经过 。从此 , 大清朝就好比除掉了大敌一样放下了心 , 再没有到巴林扰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