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45岁前都读哪些书?

蒋介石从年轻时开始就有阅读的习惯 。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 , 囚禁中的蒋介石 , 待惊魄稍定 , 除了诵读《圣经》外 , 还“阅墨子自遣” 。
据由陈布雷代笔的蒋介石的《西安半月记》一书 , 12月14日下午 , 蒋介石移居高宅后 , 张学良与蒋有一番对话 。蒋先问张送他回京事 , 张说“此事殊不简单” 。张说了一通“不简单”的理由之后 , 毫不客气地批评蒋“太专制” 。并说:“余觉委员长之思想实太右太旧” 。“委员长所看之书多是韩非子墨子一类 , 岂非太旧?”
蒋介石不同意张学良的说法 , 辩解道:“尔是以马克斯资本论与共产主义等书为新书乎?……余在十五年前 , 已不知批阅几次矣 。”
蒋早年确曾涉猎马克思的著作 。不但如此 , 他还在1925年写过《中俄联合之意义》这样思想激进的文章 。但是 , 张学良说蒋介石“所看之书多是韩非子墨子一类” , 不为无因 。蒋介石对“韩非子、墨子一类书”的确情有独钟 。但他的读书范围不限于这一类 。1931年印行 , 署名“蒋中正”的《自反录》一书 , 第一集卷二收有他的《选读各书目录》一篇 。该书目大致能反映蒋介石青年和中年时期阅读的情况 。这篇目录 , 开列图书43种(类) , 其中包括《韩非子》 。附记写道:“右书手自选定 , 以资悉心研究 , 兹附抄于此 。”说明蒋读这些书 , 不是随便翻翻 , 而是“悉心研究” 。目录中尤可注意的是以下三大类:
一是儒家典籍、先秦诸子及其他文史书籍 , 有:《五经》、《四子书》、《孔子家语》、《左传》、《战国策》、《六韬》、《孙子》、《吴子》、《管子》、《庄子》、《韩非子》、《离骚》、《史记》、《资治通鉴》、《清史辑览》 。
二是军事书籍 , 除前面提到的《六韬》、《孙子》外 , 还有:《普法战史》、《拿氏战史》、《日俄战史》、《欧战史》、《巴尔克战术》、“各种军事学”、《战时正义》 。
三是名人文集、全集 , 有:《诸葛武侯集》、《岳忠武集》、《文文山集》、《戚武毅丛书》、《曾国藩全集》、《胡林翼全集》、《左宗棠全集》、《骆秉章全集》、《李鸿章全集》 。
在儒家典籍中 , 蒋介石特别看重《四书》中的《大学》、《中庸》 。宋代以后的理学家都将《大学》视作治国的纲领 。蒋介石持同样观点 。他在《大学中庸新义》一书中这样论到《大学》:“我们知道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 , 大学一书 , 把个人的内在修省以及向外发扬的道理 , 发挥到了极致 , 可以说政治上一切基本的原理都不外此 。”在同书中 , 他还谈到治国者要以《中庸》为指导:“政治上一切法律制度 , 和政治者的行动态度 , 皆要合乎礼 , 就是合乎宜 。否则就有过犹不及 , 如此就要乱了 , 就不成其为政治了 。”不过儒家的治国之道到了蒋介石那里 , 就被改造了 。儒家的“仁政” , 被改造成现代专制 。而且 , 他服膺法家 , 可能甚于儒家 。有意思的是 , 他的这点倒与晚年毛泽东有近似 。
蒋介石“手自选定”的上述书目中 , 军事书籍以及跟军事直接有关的书籍占了三分之一 。他最推崇的兵书是《孙子》 , 另外还有戚继光、曾国藩、胡林翼的书 。他在《精神讲话》(1929年1月12日)中说:“我们中国很多宝贵的古书 , 都是治兵的重要书籍……尤其以孙子十三篇为中国治军最要紧的法则 。”又说:“关于教兵练兵 , 大家有几部书必定要看 , 除了总理的书一定要看以外 , 第一是戚继光的练兵实记 , 第二是曾国藩胡林翼的书要看的多 , 这三种书凑合研究起来 , 便晓得我们中国人的心理 。便晓得要怎样的训练 , 才能训练出中国的精兵 。”蒋阅读的书籍中 , 军事类书籍占了相当大部分 , 这跟他重视军事实力、迷信军事实力有关 。蒋介石在同一篇讲话中还说:“立国最要紧的一个条件是什么呢?没有旁的 , 立国最要紧的条件 , 就是军队 。”“建设国家最大最要紧的 , 就是军事 , 可以说除了军事之外便没有什么事情什么工作 。”他不但信奉“马上打天下” , 而且信奉“马上治天下” 。在《论今日党政军与社会组织之惟一要素》(1928年8月8日)中 , 提出“三化” , 即“军队党化”、“行政机关军队化”、“社会军队化” 。“三化”之说 , 可能是蒋的独创 , 是其独裁思想的具体体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