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冰丝带”有一个“智慧大脑”

大脑|“冰丝带”有一个“智慧大脑”
文章图片

国家速滑馆 图/视觉中国
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 , 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 。 作为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 , 它不但造型令人过目不忘、比赛功能完备 , 而且还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使用了诸多高新技术 , 充分体现了新一代体育场馆的风貌 。
“冰丝带”的科技化覆盖到了场馆建设的方方面面 。 它所配备的智慧系统 , 接入了36个系统 , 可以获得近10万个实时数据 。
那么 , 这些数据都有什么用呢?
建在场馆顶上的气象站 , 可以让场馆根据实时空气质量主动吸入空气 , 开启新风系统 , 还可以根据室外光线的强弱自动打开遮阳帘;系统可以记录场馆内外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各项运行数据 , 经过分析之后 , 可以在保障人员安全、舒适的前提下 , 适时地降低场馆耗能;它还能够根据比赛类型、观众数量、防疫级别的差异 , 自动调节场馆的各项功能 。
其中最“神奇”的一点是 , 国家速滑馆实现了馆内气温分层——冰面、运动员比赛空间和观众席可以各自调节到最合适的温度 。
除此之外 , “冰丝带”还为现场观众提供了一整套观赛方案 , 观众只要打开手机软件 , 就可以获得清晰引导 , 无论是想找到自己的座位 , 还是去零售店、最近的卫生间 , 跟着手机的立体实景导航就能够轻松到达 。
这座8万平方米的场馆 , 就像是一部“智能手机” 。 虽然需要同时处理巨量的信息 , 但是它的控制系统所使用的国产芯片具有极高的计算速度 。 除此之外 , 国家速滑馆还有一套系统用于监测基础数据 , 辅以专业团队 , 为场馆的风险管理做到“双保险” 。
国家速滑馆还备有训练体能监测管理系统 , 这套系统可以全面采集、监测人员运动时产生的心率、速度、加速度、轨迹等各种数据并汇总分析 , 可以有效帮助选手和教练对训练比赛进行分析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北京冬奥会后 , 国家速滑馆会成为国际滑联卓越中心 , 各类民间冰上赛事将在这里举行 , “冰丝带”会“串”起冰上运动的爱好者 , 成为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于一体的冰上中心 , 在冬奥会后获得长期利用 。
羊城晚报采访人员 赵亮晨
【大脑|“冰丝带”有一个“智慧大脑”】大脑|“冰丝带”有一个“智慧大脑”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