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汤子宫内膜异位症配方
子宫内膜异位症
【原方配方组成】全当归25克,川芎9克,桃仁6克,炮姜2克,炙甘草2克,黄酒、童便各半 。
【用法】水煎服或加黄酒同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
【生化汤子宫内膜异位症配方】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异常位置而引起病变及症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 。本病多发生在30~40岁的妇女,常伴有不孕症 。其临床表现有痛经,痛经的特点为继发性和进行性加重,病人在月经初潮的几年内无痛史,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经期腹痛逐渐加重,常常位于下腹部和腰背,可涉及直肠、腰骶部,往往在经期的前1~2天开始疼痛,月经干净后随异位内膜出血停止,疼痛渐渐缓解和消失 。还可出现月经紊乱,可见不规则月经或月经量增多 。另外,约有3/4的人患有不孕症,病人虽然输卵管往往通畅,但因粘连、子宫固定在后倾位、卵巢功能失调以及性交疼痛等,都可以影响生育 。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估计人群中约15%的妇女患异位症 。其病因尚不清楚,认为主要是经血倒流、上皮化生、血行和淋巴转移等,其中以经血倒流最受重视 。此外,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亦可能参人本病的发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属中医“痛经”、“癥瘕”、“月经不调”、“不孕症”等病证范畴 。其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但主要是“血瘀”为患,而瘀血的形成又常因肝郁气滞,脾虚生湿酿痰,痰气瘀血交阻,造成恶性循环,致使病变进行性加重 。中医多分为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气虚血瘀型,热郁血瘀型,肾虚血瘀型 。生化汤加减可适应于各个证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
生化汤加减:当归25克,川芎15克,桃仁15克,炮姜15克,炙甘草10克 。
如气滞血瘀,则加赤芍10克,丹皮10克,五灵脂10克,延胡索10克,香附6克,乌药6克;寒凝血瘀,加小茴香10克,干姜6克,艾叶10克;气虚血瘀,加黄芪20克,党参20克;热郁血瘀者,加柴胡6克,黑栀子1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肾虚血瘀者,加熟地20克,杜仲10克,山萸肉12克,菟丝子10克 。
根据《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9(1):34,沈开金报道:应用生化汤加味治疗陈旧性宫外孕36例,痊愈(阴道流血停止,腹痛及包块消失,再观察1个月身体健康,月经能正常来潮者)33例,占92%;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3例,占8% 。处方:当归、丹参、益母草各15克,赤芍、山楂各12克,桃仁10克,川芎、三七各6克,炮干姜4.5克,花蕊石30克 。包块明显者,加莪术10克,桂枝茯苓丸6克(包煎);腹痛明显者,加失笑散50克(包煎);出血量多者,加阿胶(烊化)、地榆炭各15克,云南白药0.5克(分2次调服);气虚者加黄芪15克,党参12克;有热加柴胡10克,红藤、败酱草各15克;腹胀者,加乌药、枳实各10克;便秘者,加大黄6克 。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
推荐阅读
- 血府逐瘀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 补阳还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 程钟龄蠲痹汤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银花甘草汤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菊花甘草汤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秦艽天麻汤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茵陈术附汤的作用功效
- 银耳红枣鸡汤的做法(热菜菜谱)
- 经常喝汤有什么好处?榴莲壳煲汤怎么做
- 酸菜粉丝丸子汤的做法(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