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下瘀血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用法用量、方论加减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桃仁24克,大黄1.5克,鏖虫3个,甘遂1.5~2.4克(为末冲服) 。
【用法用量】将桃仁、大黄、?虫水煎,早、晚分2次冲服甘遂末 。若与膈下逐瘀汤,轮流服之方妥 。
【功用】破血逐瘀,泻水消肿 。
【主治】血鼓 。王清任说:“何以知是血鼓?腹皮上有青筋,是血鼓腹大 。”血鼓实则是臌胀的一种,症见吐血、衄血、便血,腹中有积块,腹大腹皮有青筋暴露 。实指:肝硬化腹水,以及子宫或卵巢的肿瘤 。
【加减】若气滞血瘀明显者,宜加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品,如柴胡、枳壳、牛膝、红花、当归;若气虚血瘀明显者,宜加益气活血之味,如党参、当归、川芎、茯苓、赤芍、黄芪 。胁痛者,加柴胡、元胡;腹胀者,加陈皮;尿少腹水者,加大腹皮、汉防己;纳呆者,加鸡内金 。
【方论】下瘀血汤系《金匮要略》方,主治产妇腹痛,瘀血结于脐下者 。而在《医宗金鉴》所录下瘀血汤内有甘遂,主治血实石瘕症 。王清任所列古下瘀血汤是指《医宗金鉴》的下瘀血汤,只是在药味的用量方面有所调整 。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载述:“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枳实和芍药各等份),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下瘀血汤方:大黄三两,桃仁二十枚,?虫二十枚(熬,去足) 。右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本条论述产后瘀血腹痛的让治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若因气血郁滞所致者,服枳实芍药散后,气行血和,疾病当应痊愈 。但服药后,腹痛未愈,说明本证已非气血郁滞之证,而是因瘀血留阻胞宫所致,即“腹中有干血着脐下 。”这里“腹中”应理解为小腹,“脐下”应是胞宫之意 。由于瘀血留着而致腹痛,故枳实芍药散调气行血之轻剂不能奏效,必须加大、加重药力,宜选用下瘀血汤,破血逐瘀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记录:“单腹胀、鼓胀,当分气血而治 。肠覃亦气病也,故同气实胀者一治之,皆用厚朴散,即厚朴、槟榔、木香、枳壳、青皮、陈皮、甘遂、大戟 。石瘕亦血病也,故同血实胀者一治之,宜用下瘀血汤,即大黄、桃仁、?虫、甘遂也 。”王清任选用此方扩大了治疗范围,提出本方能治血鼓腹大,青筋暴露,类似现代医学所称肝硬化腹水,若临床辨证得当,确有一定疗效 。方中大黄下瘀血,且能行滞;桃仁用量达24克之多,能下瘀血,并滑以去着;?虫下血闭,又咸能软坚;甘遂泻水逐饮之峻下药,尤长于泻腹中之积水 。诸药配伍合用,破血逐瘀之力猛,泻水逐饮之效强 。用于肝硬化腹水、血吸虫病腹水等有一定疗效 。
【古下瘀血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用法用量、方论加减】【医论】《金匮》认为产后腹痛,是腹中有干血着脐下,选用下瘀血汤治疗 。从主治条文推断,将具有以下脉证: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小腹疼痛拒按,舌有瘀点或瘀斑,脉象多沉涩 。说明瘀血留阻胞宫,小腹必疼痛拒按,因此可见瘀血的舌脉 。当时用蜜丸,取其甘以缓之;取酒煎者,意在运行药势 。服后血破瘀行,故见“新血下如豚肝” 。这里的新血,指病程短暂,血结未甚之意 。
《医宗金鉴》认为邪气侵犯营血,客于胞宫,恶血留止,发
为石瘕,选用下瘀血汤治疗 。指出:“风寒之邪,不客于脉中分肉,而干卫气,深人客于肠外,僻而内著,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仍以时行,名曰肠覃 。或干营气,深入客于胞中,恶血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名曰石瘕,此皆生于女子,在男子则为疝病也 。”若患肠覃,用厚朴散治疗;若患石瘕,用下瘀血汤治疗 。
推荐阅读
- 黄芪桃红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用法用量、方论加减
- 急救回阳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用法用量、方论加减
- 通经逐瘀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用法用量、方论加减
- 萝卜排骨汤怎么炖好喝 萝卜排骨汤做法
- 解毒活血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 黄芪赤风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 癫狂梦醒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 身痛逐瘀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 会厌逐瘀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 少腹逐瘀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