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外伤性颅内血肿配方

【血府逐瘀汤外伤性颅内血肿配方】【原方配方组成】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3克,甘草6克,桔梗5克,川芎5克,牛膝9克 。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的常见继发病变 。可发生在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脑实质内,当积血达到一定数量时,将引起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发生脑疝而危及生命 。各种血肿按损伤后血肿出现的时间分为三型:72小时以内为急性型,3天至3周内为亚急性型,3周以上为慢性型 。临床较为常见的为硬脑膜外血肿,血肿多见于额颞部,也可见于顶枕部和颅后窝 。以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 。其头痛剧烈,呕吐频繁,呈喷射状;意识障碍与出血程度有关,如外伤后,颅内出血量不多,可无昏迷,随着出血量的增加,颅内压增高,而出现迟发性昏迷,往往临床上对这种病人易误诊,应提起注意;另一种情况则为外伤后,颅内血肿很快形成,患者则很快昏迷 。为尽快明确诊断,应及时做相应的检查,如头颅CT、MRI等 。
外伤性颅内血肿属于中医学“跌打损伤”、“血瘀”的范畴 。其主要病机为血溢脉外,凝滞脑内,形成血肿 。其治疗应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血府逐瘀汤用于颅内血肿效果明显 。
根据《内蒙古中医药》,1991,(3):25,秦元等报道: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55例,经服药20~140剂,痊愈53例,痊愈率96.3% 。对其中10例患者连续观察头颅CT的变化,结果:CT值均由高至低转化,直至完全吸收,未发现有新出血现象,表明本方具有增强血肿壁血管韧性,增强血肿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使血肿之囊壁及血性囊液机化吸收,认为这可能是本方治愈血肿的药理机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