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 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 , 同时可出现感觉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
最新资料显示在我国65岁以上老人患病率约1.7%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 , PD患者数量会持续稳定上升 , 将给社会带来更大压力 。
P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黑质多巴胺(DA)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和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所形成的路易小体的出现 。 PD的病因尚不清楚 , 目前认为帕金森病已知的病因有以下几方面:遗传、环境毒素、人口老龄化加速、氧化应激、药物所致、脑损伤 。
目前 , 帕金森病是一个无法彻底根治的疾病 , 辅以药物治疗外还有以脑深部电刺激为代表的手术治疗等 , 但传统的治疗手段均无法逆转神经变性 , 无法增加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数目 。 因此寻求一种从病因上提高神经系统细胞数目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近年来 , 干细胞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建立疾病模型及药物筛选等领域逐渐显示出其巨大应用价值 。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从病因着手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新方法 , 其疗效在诸多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中已经逐步得到广泛证实 。
干细胞治疗PD的可能作用机制MSCs移植治疗PD的机制至今未明 , 比较流行的假说有以下几种:
①细胞替代学说:移植的MSCs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 , 或是刺激原有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替代缺失的多巴胺能神经元 。
②神经营养学说:MSCs自身或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以后 , 可以分泌GDNF、BDNF、NT-3等神经营养因子挽救变性边缘的神经元细胞 , 修复损坏的神经通路 。
③免疫调节学说:MSCs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 同时还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多种炎症因子的作用 , 有利于病灶部位修复 。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胚胎干细胞:ESCs进行PD治疗应首先进行 体外分化 , 分化为 DA 前体细胞或 DA 神经元后再 移植到PD动物模型中 。早前 , 大鼠实验证实了 ESCs 的移植可显著缓解运动症状 。
诱导多能干细胞:临床前试验也证实了人iPSCs源性DA神经元移植到食蟹猴PD模型后有显著疗效且并无成瘤 。 2016年和2018年 , 澳大利亚和日本已相继启动了iPSCs治疗PD的临床试验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PD的基础研究Weiss等对28只PD模型大鼠进行干细胞移植 , 移植3个月后发现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明显改善 。
赵璨等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到PD模型大鼠受损侧的纹状体和质内 , 结果显示试验组行为学症状明显减轻 , 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更丰富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PD的临床研究间充质干细胞临床试验已经开展 。 卢爱丽为9例PD患者经蛛网膜下腔注射MSCs , 1个月后患者运动症状显著好转 。
邱云等对8例PD患者经颈动脉移植 , 1个月后8例患者UPDRS评分显著降低 , 运动症状明显改善 。
季兴等对38例PD患者进行鞘内注射MSCs , 1个月后所有患者运动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 , 随访期间未出现过敏反应或移植物抗宿主病 。
WTWang等通过包含12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明MSCs经静脉移植、BMSC经蛛网膜下腔移植对改善 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运动症状均有效 。
小结:目前传统的治疗手段只能起到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程的作用 。 MSCs移植疗法从理论上给患者带来了逆转疾病 , 彻底治愈的希望 。 MSCs移植疗法目前已开展到临床试验阶段 。
【干细胞移植疗法:为改善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了新的选择】从胚胎干细胞到诱导多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 , 科学家们正在尝试多种途径来提高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 , 随着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 , 用于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技术在不断探索和优化 , 为实现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了希望 。
推荐阅读
- SpaceX遭沉重打击:多颗星链卫星发射遭遇地磁暴坠毁
- 还记得去年的漂移火箭吗?它又败了,美国私人航天也有不靠谱的
- Astra Rocket 3.3发射任务失败
- SpaceX火箭准备以每小时5000英里的速度撞击月球
- 如果你在3月4日观察天空,也许,将望见一艘火箭的残骸坠入月球
- 历史上有什么著名的超自然现象?
- SpaceX破自己记录!拟2022年每周发一次火箭
- 中国天眼迎来一个搭档,与我国空间望远镜共同发力,揭示宇宙奥秘
- 4000光年外传来强烈信号,重复71次,天文学家:很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