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液承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增液承气汤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玄参30克 , 麦冬24克(连心) , 细生地24克 , 大黄9克 , 芒硝5克 。
【用法用量】水1000毫升 , 煮取600毫升 , 先服200毫升 , 不知再服 。
【方歌速记歌诀】
增液承气参地冬 , 更加硝黄力量雄;
热结津亏大便秘 , 滋阴泻下肠自通 。
【功用】滋阴增液 , 泄热通便 。
【增液承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主治】阳明热结 , 阴液亏损 , 燥屎不行 , 下之不通 。症见身热腹满 , 便秘 , 口干唇裂 , 舌质红绛 , 舌苔焦燥 , 脉沉细 。
【方论】温病热结阴亏 , 燥屎不行者 , 下法宜慎 , 此乃津液不足 , 无水舟停 , 间服增液汤 , 即有增水行舟之效 , 再不下者 , 然后再与增液承气汤缓缓服之 , 增液通便 , 邪正兼顾 。本方即增液汤加硝、黄而成 。取增液汤之玄参、生地、麦冬以滋养阴液 , 润肠通便 , 更用大黄、芒硝泻热软坚 , 攻下腑实 。合为滋阴增液 , 泄热通便之剂 , 使阴液来复 , 热结俱除 , 自然邪去正安 。
【医论】温热病邪 , 最易伤津耗液 。邪热人里 , 热盛伤津 , 热结肠胃 , 津液不足 , 燥屎不行 , 即所谓“无水舟停”;邪热无出处 , 则阴愈伤 , 阴愈伤则热更甚津液渐竭 , 故虽下之亦不通 , 形成热结胃肠 , 阴液亏虚 , 燥屎不行 , 正虚邪实之证 。阳明腑实 , 热邪内结 , 则腹满便秘;阴液亏损则咽干燥;腑实阴伤则脉沉细 。吴鞠通认为:阳明温病下之不通 , 应掌握如下要点:阳明温病在运用下法以后 , 大便依然不通 , 这是因为阳明大热 , 津液枯涸 , 好比无水舟停 , 结粪不能畅通 , 可以先取增液汤 , 则大便当自下;如果因腑气燥热太甚 , 服增液汤后 , 大便仍然不通的 , 可以在增液汤内加人大黄、芒硝 , 缓缓与服 。此方名增液承气汤 , 既能养阴 , 又下热结 , 吴氏称为“气血合治法” 。吴鞠通所说“无水舟停”用滋阴润肠法 , 是“以补药之体 , 作泻药之用 , ”
因其津亏 , 不任苦寒攻下 , 所以“无腑实证 , 只可与增液 , 不可与承气 , ”若津亏而见腑实 , 症见便秘口干 , 唇裂舌黑干燥 , 或阳明下证复现 , 脉不甚沉或沉而无力 , 此即所谓“土燥水干” , 服了增液汤后 , 经过一昼夜的观察 , 如果大便仍然不下 , 这说明胃肠热结未除 , 还需复合调胃承气汤微和胃气 , 若单予增液滋阴 , 亦不济于事 。
吴氏增液承气汤是为温病热结阴亏 , 燥屎不行而设 , 后世详注不多 。综其所说 , 大致是治温病热结阴亏 , 大便秘结之良方 , 其方中邪正兼顾 , 滋阴攻下的治法 , 为温病治疗一大法门 。后人可根据燥热与津伤的偏重情况或主以增液汤 , 或主以承气汤 , 当灵活运用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