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喜茶们需要做减法( 二 )
取均值即喜茶每家门店每月固定成本为45万,那么其中原料、员工成本和租金这几部分的成本约为33万元。截至2021年底,喜茶门店数量865家,也就是说喜茶全年在原材料、员工及租金上所需花费的成本便将近35亿元。
一直以来的高端茶饮路线,令喜茶不得不在品牌营销、门店设计、原材料、人工及直营模式上下功夫。而这也令成本,成为压在喜茶身上的巨石。
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喜茶的产品均选用上等茶叶,加入新鲜水果、牛奶、天然动物奶油等手工现制,而这也令原材料成为最大的成本开支。
与此同时,据BOSS直聘显示,喜茶初级调茶师的薪资在5-7k。由于像葡萄、芒果的水果需要现剥现做,喜茶一家门店员工配备一般在10人以上。
这笔帐下,喜茶一直坚持的直营模式,喜忧参半。喜的是,对品质稳定有益;忧的是,近900家门店的运营成本,负担过重。
【 奈雪|喜茶们需要做减法】在门店的选择上,喜茶门店数量最多的标准店,平均面积在200平以上,且多坐落于商业中心或高档写字楼内。而这些门店也多会尝试做不同风格的主题店,对喜茶来说这也是一笔固定支出的成本。
奈雪招股书显示,上市后连续三年累计亏损3个多亿。这些亏损也多集中在场地和人员成本支出。
截至2021年底,喜茶和奈雪的茶分别拥有865家和817家门店。相似的门店数量,相似的定价策略,喜茶和奈雪,在商业模式上,算得上难兄难弟。
随着疫情的影响,消费者对价格变得更为敏感,高端奶茶不再是大众的第一选择。据《2020年H1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人们能够接受的新式茶饮价格,正在发生变化,其中选择11-20元区间的消费者占比52%,21-30元区间占比则为25%。
线下门店流量枯竭,营收增长受阻,令喜茶被成本之石压得喘不过气来。一直在做加法的喜茶们,到了做减法的时候了。
加法后遗症如今的负重前行,源自过去的蒙眼狂奔。
2015年开始疯狂做加法的喜茶,或许不会想到,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额融资、密集开店、快速增加的SKU等策略,正成为一块块摞在背上的巨石。
“我非常讨厌看到客人投诉。所以,别人可能觉得我们会想得很复杂,但其实在我们内部看来加快开店速度的原因非常幼稚,就是有客人投诉,而我们很想要让他们开心。”在现象级的火爆下,“雇人排队”、“饥饿营销”等负面新闻频繁出现,喜茶创始人聂云宸给出了上述回答。
2016年,上海首家喜茶在来福士广场店开业,有报道称当天排队超7小时,黄牛代购纷纷出动,加价50元倒卖喜茶。导致上海喜茶不得不实名制购买,且规定每人每天限购6杯。
而后,排队代名词喜茶,开始了他的扩张之旅。
盒饭财经整理了喜茶的5轮融资情况,发现自2018年,每年喜茶都能获得一笔上亿投资,且在资方列表中,不乏IDG资本、今日资本、黑蚁资本、美团龙珠、腾讯等在内的明星投资人。
文章插图
(喜茶融资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一轮的融资,令喜茶以600亿元高估值刷新中国新式茶饮估值记录。
越来越快的融资,以及不断上涨的估值,给了喜茶狂奔的底气。根据喜茶官方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喜茶共开出390家门店,而2019年当年新增门店便达到239家。这意味着,2019年,喜茶平均1.5天便开出一家新店。
到2020年底,喜茶已在海内外61个城市开出695家门店,新增304家门店,相较2019年,一年的时间门店数量几乎翻了一倍。
推荐阅读
- 姓氏|王老吉“姓氏罐”破圈背后,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消费者
- Sp8点1氪丨快手调整员工福利:减少房补、取消免费三餐;喜茶涉嫌广告虚假宣传被罚45万;马斯克旗下SpaceX再融资逾3.3亿美元
- 广告|喜茶涉嫌广告虚假宣传被罚45万:部分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
- f从中国到美国,为什么我们需要禁用算法的权利
- 赛道|喜茶变身"金主爸爸"
- 业务|面对一个新功能,我们需要怎样的思考?
- sdk|喜茶GO被下架,字节“穿山甲”、腾讯“优量汇”SDK问题较多;工信部:必须整改!
- 小吉|面对混合办公的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通讯方案?
- 电商|兴趣电商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水电煤”?
- 乐乐茶|喜茶创始人言论引争议:弃购对手,摸了底,踩一脚,被指“太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