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科普弦理论和M理论,我们的宇宙是十一维度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弦理论讲述的是什么?如果你在大街上随便采访一个人 , 十有八九都不了解 。 即便有了解的 , 基本上也只是听说过而已 , 很难比较深入地了解弦理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 。 对于普通人来讲 , 弦理论太深奥了 。
喜欢科幻电影和小说的伙伴们 , 应该在电影小说里看过关于弦理论的相关故事情节 , 但一般这种情节都比较烧脑 , 不太容易理解 , 特别是弦理论还需要借助一些数学工具才能更准备地描述出来 。
弦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 主要是关于“宇宙万物到底由什么组成的?” 。 以前人们认为最小的结构单元是原子 , 后来发现了更小的电子 , 质子 , 质子下面还有夸克 。 但是还有没有比夸克更小的结构单元呢?
目前的科学理论(粒子标准模型)认为 , 电子 , 夸克等粒子都是基本粒子 , 它们是不能再分的 。
不过弦理论认为 , 宇宙万物都是由最基本的弦组成的 , 弦在不停地振动 , 就像一根振动的橡皮筋那样 , 弦理论可以诠释很多种物理学现象 。
在物理学上 , 电子夸克等基本粒子是没有结构的 , 在数学上可以看作是一个点 。 但如果是这样 , 问题就来了:同样的一个点 , 为什么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基本粒子?有时候表现出来夸克 , 有时候表现出来电子或其他基本粒子?
为什么简单的一个点可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物理信息呢?
为了诠释这种问题 , 在20世纪70年代 , 一种前沿的理论 , 弦理论诞生了 。 根据该理论的诠释 , 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单元并不是像夸克电子这样的基本粒子 , 而是像弦一样不断振动的东西 , 一维的东西 。 弦不同的振动模式(比如说振动频率)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粒子 。 弦理论刚提出了 , 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 引起了很多理论物理学家的极大兴趣 。
振动的弦 , 也分为两种形式 , 一种是开放的弦 , 称为“开弦” , 就像线段一样 , 有两个端点 。 另一种是闭合的弦 , 就像圆圈一样 。 弦理论认为 , 传播引力的引力子就是由闭合的弦组成的 。
弦理论的诞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 下面简单说说弦理论诞生的背景 。
在弦理论诞生之前(实际上至今仍是如此) , 科学家们一直渴望找到一个物理学界大统一理论 , 能够完全描述自然界四种基本作用力(强力 , 弱力 , 电磁力 , 引力) 。
通过不断地努力 , 前三种力 , 强力弱力和电磁力终于能够统一了 , 但唯独引力被排除在外 , 科学家们一直没有找到引力子 , 目前关于引力子的概念都是一种假设 , 科学家们并没有在大型粒子对撞机中发现引力子的存在 。 于是科学家脑洞大开 , 提出了弦理论(当然过程就不是如此简单 , 这里只是简单描述) , 最先提出弦理论的是物理学家韦内齐亚诺 。
随着弦理论的发展 , 出现了不同模式的弦理论 , 有多达五种弦理论 。 但我们都知道 , 描述大自然的理论应该是唯一的 , 不可能有两个不同的理论去描述大自然运行规律 。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一个科学家站了出来 , 它就是爱德华威滕 , 创建了史无前例的M理论 , 统一了之前的物种弦理论 。
这里的M道理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说是Magic(谜) , 有人说是Master , 其实这些都不对 。 M并没有什么非常特殊的物理学含义 , 它只是威腾的首字母W反过来写而已 。
最开始的弦理论必须是严格的九维度空间加上一维时间 , 这样它才是自洽的 , 否则就不成立 。 而M理论则不然 , 它认为宇宙是十一维度的 , 十一维度理论是超引力理论 , 该理论中存在一个非常特殊的解 , 而这个解的根本并不是一维度的弦 , 而是二维的膜 , 就像一张纸那样 , 一张纸(膜)卷曲到非常微小的程度 , 就变成了一维的弦 。
所以 , M理论的提出开启了弦理论的二次革命 , 认为弦也可能不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单元 , 而膜才是最根本的单元 。
推荐阅读
- 中国科学院研究发现,上世纪对地球内核状态认识有误
- 寻找地外生命到底是在寻找什么?
- 地球要“大降温”?南大洋正在疯狂吸碳,科学家:这不是个好兆头
- 激光冷却技术的出现创造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类似于光光学的经典研究
- 追寻宇宙的初始
- 是科研还是作死?日本科学家设想打穿地壳,以此来研究地震?
- 航天科技集团:今年计划发射140余个航天器
- 地球或回到9000万年前?科学家紧急发出预警:人类将面临一场灾难
- 如何将火星地球化?或许我们需要把地球上的微生物送到火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