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独家 | 雷军再失猛将:12号创始员工离职,曾一起喝粥创立小米

新浪科技|独家 | 雷军再失猛将:12号创始员工离职,曾一起喝粥创立小米
文章图片
图1/3

文 | 新浪科技 张俊
编辑 | 韩大鹏
新浪科技独家获悉 , 小米创始团队成员、原小米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伟星离职 。
李伟星是小米的12号员工 , 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成立当天 , 与雷军一起喝小米粥的13人中 , 李伟星就在此列 。 他早期曾负责MIUI开发 , 后调任技术委员会 。
这13人中 , 有4名为联合创始人 , 另外9人为创始团队成员 。 李伟星是9人中首位离开者 , 其它8位目前仍在职 。
另外 , 小米当前正陷入裁员风波 , 脉脉上有消息称小米计划裁员10% 。 有内部员工向新浪科技透露 , 小米在2021年绩效评分中 , 强制所有部门必须有10%的员工绩效为C , 而两次绩效为C , 就会被劝退 。
针对裁员传闻 , 小米方面向媒体予以否认 , 称创业至今未出现过裁员情况 , 目前仍在招募人才 。
新浪科技|独家 | 雷军再失猛将:12号创始员工离职,曾一起喝粥创立小米
文章图片
图2/3

从核心到边缘再到虚职?
创业喝小米粥的故事 , 一直被雷军津津乐道 。
2010年4月6日 , 雷军和12名创始员工在保福寺桥银谷大厦一起喝了碗小米粥 ,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 。
在上述创始团队成员的合影中 , 既有林斌、黎万强和黄江吉等联合创始人 , 也有李伟星、孙鹏等早期初创员工 。
李伟星从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后 , 在微软工作了数年 , 从事Windows Phone软件研发 。 加入小米也是经其在微软的领导林斌引荐 , 与雷军见面聊了之后 , 他决定跟随雷军降薪创业 。
李伟星是小米早期MIUI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成员 , 后来升任MIUI副总裁 。 其相对正式的走向前台是在小米上市后的首次架构调整中 。
2018年9月 , 雷军在内部邮件宣布了小米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 。 这是小米上市之后的首次重大调整 , 也是小米成立以来最大的组织架构变革 。
这场架构调整涉及到了上上下下多位联合创始人和中高层 。 一方面新设集团参谋部和集团组织部 , 进一步增强总部管理职能;另一方面改组电视部、生态链部、MIUI部和互娱部等四个业务部重组成十个新的业务部 , 一大批80后年轻高管走上前台 。
李伟星便是其中被提拔的年轻高管之一 。 当时小米组建了四个互联网业务部 , 其中互联网一部负责MIUI核心体验 , 李伟星担任总经理 , 并且向CEO雷军直接汇报 。
【新浪科技|独家 | 雷军再失猛将:12号创始员工离职,曾一起喝粥创立小米】不过此后 , 小米在互联网业务部的架构上进行了多次调整 , 李伟星也逐渐从MIUI的核心管理层中淡出 。
2019年2月 , 李伟星被任命为互联网四部总经理 , 主要负责电视版MIUI等 。 而互联网一部总经理由金凡担任 , 两人均向CEO汇报;2020年12月 , 小米将多个独立的互联网业务部整合 , 新成立软件与体验部、互联网业务部、业务中台部三个一级部门 , 分别由金凡、马骥、仇睿恒为部门总经理 , 直接向CEO雷军汇报;在2021年11月的架构调整中 , 软件与体验部和手机部系统软件部合并为手机部软件部 , IoT平台部并入手机部软件部 , 金凡担任手机部软件部总经理 。
而李伟星则在2020年MIUI互联网业务部门大整合之后 , 被调任技术委员会 , 担任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 转向技术委员会主席(先为崔宝秋 , 现为叶航军)汇报 。
而目前 , 李伟星已经离开了小米 , 具体离职原因未知 。 一位小米员工对此评价称 , “技术委员会副主席有点像是一个虚职 , 不过作为创始团队成员 , 想必他早已经财务自由了 。 ”
李伟星的个人微博曾在负责MIUI时与用户沟通极为活跃 , 而在2020年初便停止了更新 。 在2019年4月小米成立九周年时 , 他还发布了一条微博感慨:“当初加入小米 , 我真没想到小米需要克服那么多困难 , 没想到小米会产生那么巨大的影响 , 也没想到我会坚持这么长时间 。 ”
值得注意的是 , 随着小米的上市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当初与雷军一起喝小米粥的创始团队成员在职的正在减少 。 当时喝小米粥的13人中 , 除了雷军、林斌、黎万强和黄江吉4名联合创始人 , 还有李伟星、孙鹏、范典、刘新宇、王海洲、李明、屈恒、秦智帆和管颖智这9名创始团队成员 。
其中 , 联合创始人黄江吉(4号员工)于2018年离职 , 联合创始人黎万强(3号员工)于2019年离职;9名创始团队成员中 , 李伟星是首位离开小米的 , 其它8位目前仍在小米各个岗位任职 。
新浪科技|独家 | 雷军再失猛将:12号创始员工离职,曾一起喝粥创立小米
文章图片
图3/3

10%员工被强制打C?
实际上 , 李伟星的离职也恰逢小米多个业务部门大调整之际 。
2021年11月 , 小米在内部宣布 , 旗下独立电商平台小米有品将与小米中国区零售业务整合 。 小米方面表示 , 并入中国区后 , 小米有品和小米商城将继续分别服务不同的消费人群 , 其业务形态和受众并无变化 。
但合并之后便是变化发生 。 今年1月 , 小米有品旗下的有品有鱼宣布 , 因业务调整 , 有品有鱼将于3月终止运营 。 除了小米有品和小米商城 , 小米的多个业务部门在2021年底进行了整合 。
一位小米内部员工向新浪科技表示 , 他在2021年底时就听说了会有裁员的内部消息 。 “整合之后 , 一些职能人员的重合 , 以及业务方向的调整都在所难免 。 ”
据新浪科技了解 , 小米的绩效分为S、A、B、C四个等级 。 该员工透露 , 在春节前的绩效打分中 , 公司通知所有部门强制必须有10%的员工绩效为C , 而两次绩效为C , 就会被劝退 。 与往年还有不同的是 , 之前可以让已经离职或者即将离职的员工背下绩效C , 而这次不再允许如此操作 。
而除了内部整合的原因 , 另一位小米员工认为 , 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 , 小米即使真的裁员也容易理解 。 在春节前的一次内部会议上 , 曾有高层对2022年的预判是“做好过冬准备” 。 该高层称 , 小米在外部面临着地缘政治、政策监管、行业竞争等压力 , 同时在主营业务和新业务的发展上也面临着不确定性 。
所谓主营业务便是小米的手机业务 。 当前小米正在大力推进其手机的高端化 , 雷军提出了对标苹果 , 三年全球第一以及三年国产高端第一的目标 。 不过上述员工认为 , 小米要在高端市场对标苹果 , 还有很大的差距 。
从IDC数据来看 , 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 , 小米以14.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 苹果则以17.4%位居第二 , 不过第四季度苹果的表现不错 , 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从国内的情况来看 , 2021年第四季度苹果以20.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 小米则为第五 。
在新业务上 , 主要是2021年立项的小米汽车业务 , 雷军给出了2024年量产的目标 。 小米员工向新浪科技透露 , 原以为小米汽车会大量使用小米现有的技术 , 但实际上并不是 。 比如汽车的智能语音系统 , 小米已经拥有自己的小爱同学 , 而汽车部门也在研发自己的产品 。 “搞内部竞争 , 谁做的好 , 用谁的 。 ”
值得注意的是 , 当前小米汽车业务正处于起步和投入期 , 并且是直接全资设立在小米旗下 , 这无疑将可能对小米的财务数据带来压力 。 员工们猜测 , 出于产品研发和财务数据等因素 , 小米汽车业务未来或将独立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