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女尸无人敢解剖,小伙自告奋勇,解剖的发现令人振奋( 三 )


当时时任中国考古所所长的夏鼐递给了彭隆祥一张条子 , 这张条子不是夏鼐临时写的 , 而是他在北京时就写好了的 。
条子上写着国外关于古病理学研究方面的5部英文著作 , 给彭隆祥提供理论支持的同时 , 这还给了彭隆祥莫大的信心 。
“在解剖前 , 夏鼐所长还专门找我来谈话 , 从考古的方面和我进行了交流 。 ”

彭隆祥没有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夏鼐的支持 , 通过解剖和后续的一系列研究 , 彭隆祥发现——女尸的食道、胃和大小肠内有138颗的甜瓜子 , 在猝死前的一天 , 这位尊贵的辛追夫人吃了很多甜瓜 。
“她有病 , 而且有很多病 。 ”
通过手术发现 ,
女尸生前患有多种疾病 , 包括:冠心病、肺结核、胆结石等 , 还曾感染过血吸虫、鞭虫和蛲虫 。

彭隆祥发现女尸的心脏处冠状动脉硬化明显 , 在她的肝和胆内发现了结石 , 十二指肠的开口处也有结石 , 十二指肠的结石极易引起胆绞痛 , 还会引发心脏病 。
在女尸身上彭隆祥还发现了血吸虫卵 , “这种病原来是叫日本血吸虫病 , 之前是被日本学者发现的 , 病例最早也是在1904年 , 虽然我国的医药著作《内经》、《千金要方》中也提到过 , 但一直没有病例 。 ”
【2000年前女尸无人敢解剖,小伙自告奋勇,解剖的发现令人振奋】辛追的解剖 , 一下就印证了血吸虫病的论断 , 还把时间提早了两千年 。
甜瓜子还能被发现 , 是因为这些食物还没来得及被消化 , 说明辛追死得很突然 , 彭隆祥断定辛追是死于心脏病发作 。

彭隆祥没有让夏鼐失望 , 通过对辛追的研究 , 和大量的古书翻阅 , 彭隆祥成为了对中国古代病理学研究的先行者之一 。
曾经日本在得知了千年女尸的消息后 , 多次派人邀请彭隆祥赴日交流 , 还数次请求中方赠送日方几根辛追的头发予以日本用以研究;出于对我国人类DNA的保护和对辛追的研究权 , 中国并没有答应日本的要求 。
在上个世纪80年代 , 彭隆祥登上了国际古病理学学术讲坛 , 他的报告被国内外的病理学权威专家认定为是当时“最有意义”的报告之一 。

千年不腐的秘密很多人至今不解 , 那么多墓葬 , 为什么就马王堆的女尸可以千年不腐 , 保存至今?
而且辛追夫人的墓葬位置明显高于她丈夫和儿子的墓葬 , 规模也更大 , 她陪葬品的价值是全墓最高的 。
辛追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 , 身份高贵 , 拥有大量的财富和多名仆人 , 生前生活优渥 。
当辛追被发现时不仅不是白骨 , 她形体完整 , 还有皮肤覆盖 , 毛发也都还在 , 更令考古人员感到惊奇的是 , 女尸的肌肉尚具弹性 , 部分关节还可以活动;
马王堆的辛追女尸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

经过考古专家对现场的勘察和彭隆祥等专家对女尸的解剖和研究 , 得出了辛追千年不腐的秘密——是墓葬环境所致 。
这具女尸的墓穴深埋在地下40米处 , 同时 , 墓室的周围塞满了木炭 , 木炭厚度大概有0.5米 , 重量达到5000公斤之重;
木炭周围还堆积了大量的白膏泥 , 白膏泥的粘性、渗透性强 , 整个墓室在木炭和白膏泥的堆积下 , 几乎是完全密封的 , 木炭吸收了地下大量的水分 , 防止了潮湿 , 避免了尸体腐烂 。
当时的工匠在做完这些后 , 又层层填土 , 所以马王堆创造出了一个缺氧恒温的环境 , 使得尸体防腐 , 辛追成为了一个两千年不腐的奇迹 。

彭隆祥教授推断 , 由于辛追夫人喜食甜食 , 加上她活动较少 , 生前她的体型应该是微胖 , 但在死后由于水份流失 , 所以现在与生前的体型略有不同 。
当医学教授为女尸体内注射防腐剂时 , 女尸的血管还能鼓起来 , 而且血管通畅 , 好似刚死亡的新鲜尸体 , 让当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
由于当时当地政府未及时上报中央和长达一年展览的处理 , 马王堆女尸长时间跟空气接触严重影响了女尸的保存情况 , 尸体一度腐坏严重 , 不堪入目 。

与古尸接下不解之缘彭隆祥 , 在主刀马王堆女尸的解剖以后 , 此后他的医学研究方向也从组织病理学调整为古病理学研究 。
不仅如此 , 以后但凡是国际上有重大的古病理学学术会议 , 彭隆祥都会积极参加 , 他认为马王堆女尸能为人类DNA学提供病例 , 意义重大 。

如今90岁的彭隆祥早已退休 , 但他仍忙碌于宣传“马王堆型尸” , 虽然千年女尸的研究早已告一段落 , 但彭隆祥认为自己与古尸研究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