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数学家称“平行线可以相交”,至死未被认可,死后12年被证实( 二 )



同样是一个对数学痴迷的人 , 同样也为那第五公设绞尽了脑汁 。
在针对第五公设的论证失败了多次之后 , 罗巴切夫斯基决定尝试一下其他人没有使用过的“反证法” 。
所谓反证法 , 就是将原有的公设变成一种相对立的错误形式 , 然后用这种错误形式 , 去套原公设延伸出来的定理或有关的其他公设 , 如果得出论证全是错的 , 那就变相证明原有的公设是正确的 。

因此罗巴切夫斯基作出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 , 不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的假设(即两条平行线可以相交) , 然后用这条件假设与其他公设进行推演 。
本是试一试的心态 , 但让罗巴切夫斯基没有想到的是 , 他的这条假设在推演的过程中 , 没有碰到任何的阻碍 , 不仅如此他还得出了一系列全新的定理 。
这也就是说明 , 罗巴切夫斯基能能论证欧几里德第五定律的正确 , 反而是论证了它的错误 , 而且他还得到了一套全新的几何理论 。

当时还没有“非欧几何”这一说 , 所以罗巴切夫斯基将他得出的理论命名为“想象几何” 。
能看出来罗巴切夫斯基当时的不自信 , 但这也在情理之中 , 毕竟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人打破欧式几何的常理 。
经过再三思量 , 罗巴切夫斯基将他的发现 , 写成了一篇论文并发表 。

当他的这一新说法被其他数学家知晓的时候 , 人们无一例对其表示了质疑 , 这就好比天明明是蓝的 , 你却偏偏说成是绿的一样 。
而罗巴切夫斯基不仅没有得到认可 , 而且还遭到了其他保守派数学家的攻击 , 就数学家而言 , 有几个不是保守派 。
当然在罗巴切夫斯基生活的同一时期 , 也有一些反对欧式几何的人 , 但因为害怕遭到攻击 , 这些人始终没敢承认自己的发现 。

比如德国的数学家高斯 , 他在罗巴切夫斯基之前 , 就发现了另一种几何学说 , 但一直没有公开 。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 , 高斯的做法很明智了 , 因为将成果公开的罗巴切夫斯基 , 最终连在喀山大学的职位都丢了 。
离开学校之后 , 罗巴切夫斯基的苦难并没有结束 , 他最喜欢的大儿子因病离世 , 而他自己也患上了眼疾 , 最终失明 。

1856年 , 罗巴切夫斯基在病痛的折磨中离世 。
虽然罗巴切夫斯基不在了 , 但人们对知识的探索并没有停下 , 罗巴切夫斯基的理论在当时没有被承认 , 可还是给一些思想先进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而且在临终前 , 罗巴切夫斯基也将自己毕生的研究写成了书(眼睛失明 , 口述) , 因此非欧几何并没有成为罗巴切夫斯基的陪葬品 。

就在他死了12年后 , 一个名叫贝特拉米的意大利数学家捡起了他的遗志 , 并对非欧几何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
大致的意思就是 , 将平面换成一个曲面 , 非欧几何就说得通了 , 虽然这样解释很肤浅 , 但也比较好让人理解 。

就拿地球仪来说 , 每条经线都是直的 , 而且也都算是平行吧 , 但它们不还是相交在一起了吗 。
03结语
在非欧几何被大众认可之后 , 很快成为了与欧式几何平起平坐的数学理论 , 同时也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毫不夸张地说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就是建立在非欧几何的基础之上 , 由此可见数学绝对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

唯一可惜的就是 , 罗巴切夫斯基最终没有亲眼看到 , 他的理论被世人所接受 , 就像文章开头的那句话一样 , 人们在听到违背常识的真理时 , 往往对其都是排斥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