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的出处来源

出处来源(《伤寒论》)
药物组成:茯苓12g,桂枝9g,白术9g,炙甘草6g 。
功效主治:温化痰饮,健脾渗湿 。治中焦阳虚,脾失健运,聚湿成饮所致胸胁胀满,眩晕心悸,短气而咳,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
方解:本方病机为中焦阳虚,脾失健运,聚湿成饮 。故治宜温化痰饮,健脾渗湿 。方中主药茯苓重用,以渗湿健脾;辅以桂枝温阳化气,与茯苓相伍,温化水饮;佐以白术健脾燥湿,得桂枝以增温运之力;使以甘草和中健脾益气 。诸药合用,温阳健脾以治本,利水除饮以治标,共奏温化痰饮,健脾渗湿之功效 。
药理研究:利尿,镇静,增强血液循环,祛痰,镇咳 。其中白术、茯苓、桂枝均具利尿作用 。桂枝健胃助消化,促进血液循环,镇静,抗惊厥 。白术升高白细胞,增强吞噬和免疫功能,增进蛋白质和造血系统 。茯苓镇静,增强免疫 。甘草祛痰镇咳 。
临床应用:本方为温阳化饮的主要方剂 。以胸胁胀满,眩晕心悸,短气面咳,苔白滑,脉弦滑为据,对中焦阳虚,水饮内停所致耳聋,目眩,目生翳障,心悸,气短,经脉跳动,湿滞成萎者均可应用 。若呕吐痰涎者,加半夏、陈皮,以理气化痰,降逆止呕;脾虚较甚者,加党参、黄芪,以补脾益气;中阳不足,湿盛泄泻者,加苍术、厚朴、半夏、陈皮,以健脾燥
湿止泻;脾阳虚甚者,以肉桂易桂枝,则温阳化饮之功更著 。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属脾虚有痰饮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病,慢性肾炎所致水肿者,亦可加减应用 。
现代制剂:现改制为苓桂术甘丸,大蜜丸,每丸9g,每盒10丸;水泛丸,每50粒6g,每瓶2.50g、500g 。
用量用法: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一日3次;水泛丸,每次69克,一日2一3次 。均用温开水送服;汤剂,水煎2次,混匀,饭后一小时分3次温服 。一日一剂 。
【苓桂术甘汤的出处来源】本方歌诀:苓桂术甘四味群,中阳不足致痰饮,胸胁胀满短气咳,眩晕心悸脉沉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