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附子败酱散的出处来源

出处来源(《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薏苡仁30g,败酱草15g,附子6g 。
功效主治:排脓消痈,温阳散结 。治阴证肠痈,脓已形成,身无热,腹皮紧,按之软,如肿胀,腹无积聚,面色苍白,肌肤甲错,脉细弱等慢性症状,即慢性阑尾炎吸收期肿块形成阶段 。
方解:本方治证为阴证肠痈脓已成者 。治当排脓消肿,温阳散结 。方中主药薏苡仁利湿消肿;辅以败酱草破瘀排脓,解毒消肿;佐以附子之辛热,回阳行郁滞之气,五扶正气 。诸药合用,共奏排脓消痈,温阳散结之功效 。其配伍特点:是寒温并用,祛邪与扶正兼顾 。
药理研究:解热,抗菌,镇静,镇痛,兴奋肠管,加强肠蠕动,排脓 。其中薏苡仁所含成分,解热,镇静,兴奋肠管,加强肠管蠕动,有利排脓;败酱草镇静,抗金葡球菌及链球菌;附子所含乌头碱,具有麻醉镇痛与
抗寒冷作用 。
临床应用:本方是治阴证肠痈脓已成的常用方剂 。以右下腹胀满或痛,身无热,舌淡,苔白腻,脉细弱为据 。用于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慢性盆腔炎,霉菌性肠炎,单侧良性卵巢囊肿,肝脓肿及胸腹腔各脏器的化脓性疾患等属阳虚瘀毒者 。
现代制剂:汤剂 。
用量用法:水煎,顿服 。
使用注意: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见有阳虚证候者,亦为适宜 。肠痈腹痛较甚,有高热,便秘,脉数有力者忌用 。
【薏苡附子败酱散的出处来源】本方歌诀:薏苡附子败酱散,温阳排脓消痈堪,阴证肠痈脓已成,右下腹痛无热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