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是它的形状奇怪 , 是因为宇宙的空间维度应该非常高 , 我们用三维的视角去理解高维的图肯定觉得怪异 。 宇宙的结构应该是异常复杂的 , 不过却也“乱中有序” , 但不管是哪一种 , 我们都无法看到 , 只能凭借想象去描述 。
杜克大学的物理教授迈克尔·特罗克塞解释道:
我们认为宇宙是无限的 , 这是指它不具有任何边缘 。 如果宇宙是“平坦状”的(纸张) , 或者“开放曲面状”的(马鞍) 。 正如我们以高百分比精度所测量的那样 , 那么它就是无穷大的 。
可见 , 宇宙是不存在所谓边界的 , 因为人类现在看到的尽头可能根本算不上是尽头 。 科学是严谨的 , 不可能因为可观测宇宙的界限之外是黑暗 , 就直接断定那里就是宇宙的边界所在 , 或者说是宇宙的尽头 。
可观测宇宙的直径为930亿光年 , 人类目光所及最远的地方目前就在这里 。 既然无法窥见黑暗背后隐藏着什么 , 不如就把现在看到的可观测宇宙进行放大观察 , 当放大再放大之后我们又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将可观测宇宙逐渐放大
那么 , 接下来大家就和我一起来看看 , 放大之后的宇宙是什么样的 。 首先 , 就从10亿光年的位置开始 , 这已经是我们利用设备能够捕捉到的较为清晰的影像了 。
从这张图片可以看出 , 大部分位置的“星点”都分布的比较稀疏 。 只有个别部位比较密集 , 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宇宙的范围到底有多大 , 即使拥有着这么多星系 , 仍然显得有些“空荡荡” 。
这时 , 再将距离拉近至1亿光年 , 上图的中心位置那一团密集的“星团”就愈加明显了 , 而太阳系和地球就在这一片密集的小点之中 , 具体位置就无从得知了 。 不过 , 再放大一些 , 放大至1000万光年时 , 图片当中的“星点”变得明显了一些 , 看起来更亮也更大了 。
可是 , 这时的它们依旧不是某颗“天体” , 大部分仍旧是星系 。 锁定中心的某个星系 , 再继续放大 , 将距离缩短至1亿光年 , 终于能够看到比较明显的“星系形状”了 。
不过相较于我们看到的放大版星盘图 , 这个星盘看起来实在是太迷你了 , 只能从形状依稀辨别出确实是我们的“棒旋星系” 。
把这个迷你版的星盘图再次放大到100000光年 , 就能非常明显地看出它是银河系了 , 中心的银盘和四周的旋臂都非常清晰 。 看上去就像是我们在地球海洋当中看到的巨大漩涡一样 , 不过这个“旋涡”的大小明显是人类难以想象的 。
这时锁定其中的某一点 , 再次放大 , 把距离缩短到10000光年 。 这时图片中的星点会变得异常的密集 , 虽然仍有部分有些稀疏 , 但是会明显感到数量变多了 , 导致图片看起来都更亮了 。
如果我们再将镜头拉近 , 放大至1000光年 , 就会得到一张“星点”分布更加密集的图片 , 在这张图中的“星星”们似乎都挤在了一起 , 显得难舍难分 。 实际上 , 这时我们看到的依旧不是某颗“星星” , 仍旧是星系 , 这些星系正是银河系当中的原住民 , 太阳系就是万千之一 。
这样的放大倍数对于宇宙而言还是“太弱”了 ,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将倍数增加 。 直接放大至一万亿公里 , 这时图中会出现一个明显的亮点 , 它正是我们的太阳 。 虽然还是很小 , 但是总归是看到太阳了 , 接下来就要朝着太阳系不断逼近了 。
当放大至1000亿公里 , 太阳系的基本结构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 尽管依旧是缩小版 , 但是太阳附近的“光圈”已经十分的明显了 。 放大至1亿公里 , 科学家就已经能够锁定地球所在的大致区域了 。 待到缩短至10万公里 , 地球终于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 虽然这时的它看起来很像是一颗“玻璃弹珠” 。
在这样的不断放大之下 , 我们看到的图像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 这是因为已经来到了地球的内部 。
最终图像将会从地球的山川河流变成人类的肌肤 , 甚至变成显微镜之下才能看见的细胞 。
直至最终 , 细思极恐的事情出现了 , 显微镜之下显示的图片又好像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 因为它看起来和我们在10亿光年处看到的图片十分类似 。
宇宙的“广袤”图景 , 在这时竟然与生物身体中的某个“粒子”的模样展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性 。 这种相似性当然也被科学家们注意到了 , 他们归纳总结之后将其用分形理论作出了解释 。
推荐阅读
- 科学家发现已知最大星系,比IC1101星系还大,能装下10万个银河系
- 潘建伟院士:未来是可以预示的?爱因斯坦的“决定论”已经做过实验
- 人蚊之斗,谁技高一筹?每年有80万人因蚊子死亡,应对之策在何方
- 模拟宇宙的26个常数与组合成普朗克尺度的基本常数
- 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吗?科学家解释
- 2022年,地球发生了啥?科学家严厉提醒,恐迎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 法老长相奇怪,难道是外星人的子孙?学者:根源是“有违伦理”
- 靶向KRAS: 肺癌疾病控制率96%,实现“不可实现”的梦想
- 量子力学迎来重大突破,科学界首次发现“量子域墙”,揭示量子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