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奥蒂瓦坎以“诸神降临之城”而闻名于世 , 但人们或许并不知道 , 这座古老的城市还隐藏着一个更为惊人的秘密:特奥蒂瓦坎的冥街完全是依照太阳系模型建造而成 。 试问 , 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 , 特奥蒂瓦坎人已经掌握了这么先进的科学知识吗?
上个世纪末 , 考古学家在特奥蒂瓦坎山城和山顶周围发现了一些岩石划痕 , 舒展的线条在特奥蒂瓦坎上空织成一张网络 。 有人曾于3月21日春分时从太阳金字塔塔顶向西眺望 , 太阳毫厘不差地在一块标有记号的石头下坠入地平线 。 在以西十四公里处的塞罗奇科瑙特拉 , 也见到过类似的划痕记号 , 三十五公里以外也有发现 。 特奥蒂瓦坎有一座很有名的门 , 它通向大金字塔下面——那里面有四间房子 , 人们叫它“神洞” 。 考古学家猜测 , 整个建筑就是建在神洞之上的 , 神洞代表地狱的人口和中美洲的中心 。 朝圣者、商人和殖民地开拓者络绎不绝来此朝拜 。
考古学家在特奥蒂瓦坎冥街上的太阳神金字塔不远处发现了一处地窖 , 在今天 , 游人是禁止入内的 。 这是一个真正的谜 , 专业人士也无法解释:一层厚厚的云母层将许多房间隔开 , 奥妙到底在什么地方?看一看地窖的窑顶:先是一层石头 , 然后是十五厘米厚的云母层 , 最后又是一层石头 , 很像一个大三明治——面包、火腿、面包 。 看门人打开地面的铁盖 , 一瞬间 , 阳光射进洞口 , 强烈的光束为云母所反射 。 云母为一种水合铝钾化合物 , 常见于高山地区的花岗岩附近 。 世界上的云母产地集中在印度、马达加斯加、南非、巴西和涪基山 , 瑞士和蒂罗尔(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区也有少量出产 。 中美洲多火山岩 , 今日墨西哥需进口花岗岩 。 云母所具有的特征使它在世界上不可取代 , 它抗拉强 , 可伸缩 , 耐800℃高温 , 温度的剧烈骤变不会使它走样 。 它还抗一切动植物和微生物腐烂后形成的有机酸 , 同时也是一种绝佳的电子绝缘体 。 它抗电弧、漏电和放电 , 人们还可以像翻书一样翻开云母片 。 薄薄的云母层透明、耐热 , 因此被装从特奥蒂瓦坎遗址中 , 我们看到了古人石雕艺术的高超与伟大 。 在高炉的窗子上 。 在电子技术中 , 云母被广泛利用在电子管、变压材料和雷达技术中 。 云母还因其特性进入计算机领域 , 用作电子绝缘器 。 质量较差的云母磨成粉末 , 刮成鳞片 , 用作电熨斗、烤面包机或是洗衣机的主要绝缘材料 。
可是 , 特奥蒂瓦坎房顶上的云母是从哪儿来的呢?用途又是什么?一个考古学家朋友认为 , 云母在阳光下烟熠生辉 , 因此当做太阳反射器用 。 这显然不对 , 屋顶上的云母像三明治 , 根本接触不到阳光 。 就算要把整个屋顶铺满云母 , 用以大量反射阳光 , 薄薄的一层就够了 , 十五厘米厚未免太多了 。 没有什么巧妙的解释方法 , 只能动用一下我们可怜的理解和想象 , 以期找到贴近的答案 。 神洞的屋顶与外隔绝 , 是不是因为其中装有敏感的设备?是防电(闪电) , 还是抗酸、抗高温?可是石器时代的建造者是从哪里知道云母的多种性能的?特奥蒂瓦坎人在干活的时候既不使用危险的酸和电 , 也不会经历高温 。 地质学家确认特奥蒂瓦坎地下的人工云母层为莫斯科云母 , 我们的祖先把它称作“来自莫斯科的玻璃” 。 肯定有人知道从哪里可以进口这些云母 , 对其质量也了如指掌 。 石器时代的建造者未见得能担此重任 。
1974年 , 国际美洲人大会在墨西哥召开 , 一位名叫休·哈列斯顿的先生的报告颇具争议 。 他在特奥蒂瓦坎寻找到一个适用于所有建筑的测量单位 , 为一点零五九米 , 并给它起了一个玛雅名字 , 叫“胡那普” , 意即“单位” 。 这是特奥蒂瓦坎的长度单位 , 适用于城市所有的建筑和街道 。 例如魁扎尔科亚特尔神金字塔、太阳神金字塔和月亮神金字塔分别高二十一、四十二、六十三个“单位” , 比例为1:2:3 。 这可是哈列斯顿先生用计算机计算出来的 , 让人简直没有办法起疑 。 在城堡周围的金字塔遗址中 , 他发现了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的平均轨道数据 。 和太阳的平均距离为96个“单位” , 水星36 , 金星72 , 火星144 。 城堡背后流淌着一条小溪 , 是特奥蒂瓦坎建造者挖掘的运河 , 穿过冥街 , 长288个“单位” , 正好是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的距离 。 小溪里有多少块石头 , 小行星带中就有多少颗星星 。 距离城堡中轴线520个“单位”处有一座无名神庙的废墟 , 这相当于和木星的距离 。 再走945个“单位”又是一座神庙 , 只能依稀辨认出轮廓 , 是土星 。 最后再走1845个“单位” , 便到了冥街的尽头——月亮金字塔的中心 , 恰恰是天王星的轨道数据 。 如果直线延长冥街 , 就到了塞罗戈多山山顶 , 那里同样有一座小神庙和一座塔的遗址 , 地基仍在 , 周长分别是2880和3780个“单位” , 是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平均距离 。
推荐阅读
- 飞船在太空追逐10年,终于抵达数亿公里外天体,看到了另一种风景
- 梵蒂冈天文台学者发现太阳系新天体,似冥王星运行轨道很倾斜
- 直径5.2亿光年,囊括10万星系,“恐怖”的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
- 时间不多了,太阳的寿命大约仅剩下50亿年,红矮星是最后的希望?
- 每五天过一次年!新发现的系外行星比邻星d,究竟有多离谱?
- 随意进入太阳系,却丝毫不受太阳引力影响,被人类监视后快速离去
- 可以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的最大数量是多少?让我们来一起设计太阳系
- 用机器人探索秦始皇陵?金字塔开发早已提供范例,为何我国不借鉴
- 天文学家:地球夜空能看见7000多颗星星,但都位于银河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