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古特大黄长着控温的三维形态叶片


揭秘!唐古特大黄长着控温的三维形态叶片


文章图片


揭秘!唐古特大黄长着控温的三维形态叶片



青藏高原特有的植物唐古特大黄叶片形态竟为“三维立体” 。 2月17日 , 记者独家获悉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唐古特大黄生长过程中叶片形态变化研究发现 , 坚固的三维形态叶片是唐古大黄在进化过程中为适应青藏高原强烈的太阳辐射和低温而形成的一种策略 。 这一结果旨在揭示青藏高原植物利用叶片立体形态化解当地辐射强、气温低的植物生存矛盾 , 自身携带“温控系统”实现汲取水量少、自身能耗低 , 以发挥最大生长作用 。 唐古特大黄为蓼科大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 其干根和根茎入药 , 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 , 为《中国药典》收载的三种“正品大黄”之一 。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 , 青海及甘肃四川、西藏与青海交界一带 , 海拔在2300米至4200米之间 , 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 。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青藏高原标本馆工程师李文靖独家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 , 叶片是重要植物器官 , 为适应不同环境 , 叶片具有高度的可塑性 。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 年平均温度低 。 青藏高原生存的大多数植物物种叶片都较小 , 而唐古特大黄的叶片是一个例外 。


研究人员发现 , 多年生唐古特大黄最大叶片面积达近一平方米(0.97平方米) , 且叶片大小和形态生长过程发生改变 , 从小的卵圆形平面形态逐渐成为大的三维立体形态 。 这一独特形成的三维叶片形态 , 出于植物自身适应性在青藏高原产生的奇妙变化 。 (科技日报记者张蕴)
【揭秘!唐古特大黄长着控温的三维形态叶片】来源:科技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