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李晓君: 1991年的乡间小镇( 五 )


我还拜访过一个护林的老人 。 他参加过抗美援朝 , 胡子白了 , 会唱几曲地方戏 , 儿子是个挖煤工人 , 几年前死于一次坍塌事故 , 儿媳妇跑了 , 留给他一个年幼的孙子 。 他还活着 , 而且看起来那么健康 , 还能够活到足够长的岁数 。 尽管根本无法抵挡那些偷盗的伐木者 , 但他还是那么尽心尽意地干着这份工作 , 已经不是出于职责 , 而是纯粹有份事做 , 以打发时间 。 他活的开朗而尽心 , 这是让我对他着迷的原因 。 有一段时间 , 我多次到那山脚下的小房子里去 , 听他聊一些旧事;窗外 , 山风响亮地摇晃着松枝 , 溪流绕着木屋潺潺流淌 , 时间显得久远 , 空旷 , 深邃 。 在一个个虚静的夜晚 , 我对时间充满着敬畏 , 其实我对它也可能一无所知 。
傍晚 , 在一家外面下着雨的小酒馆
周末的小镇 。 像下在电影银幕里的无声细雨 。 小酒馆 。 ……
一扇适合沉湎和怀想的木格子窗 , 音乐在冬天的黄昏暗香浮动 , 几个陌生人(他们已埋单离去) , 雨水落下来 , 在所有敞开的地方形成水涡 , 事物越来越暗 , 并不是因为黄昏的缘故 。 我读过关于黄昏最好的诗歌是:
马儿在草棚里踢着树桩 ,
鱼儿在篮子里蹦跳 ,
狗儿在院子里吠叫 ,
他们是多么爱惜自己 ,
但这正是痛苦的根源 ,
像月亮一样清晰 ,
像江水一样奔流不止……
——杨键 , 《暮晚》
雨水中 , 事物寂静几近虔诚 , 灶上的火苗深情地舔吻着铝制酒壶的底部(空气中溢满了新酿的米酒的芬芳) , 灰暗的墙壁像往昔的一个灰暗的年代 , 它通过年画、对联、刀痕累累的木桌 , 在无声地述说 , 店主(把酒壶从灶上提下来)靠着柜台睡着了 , 他的姿势使身体往一件平常的家什靠近 , 在微拱的暗黄的木板隔成的天花上 , 雨水在悄悄地渗透 。 哦 , 时间 , 是个多么无用而难以描绘的词 。 所有的事物 , 都在时间之内 , 又在时间之外 , 所用的事物都在雨声中产生关联 , 又彼此孤立 。 所有的人声消褪 , 只有在雨声中放大的事物在黄昏里凸现 。 所有关于人世、命运的词汇 , 在雨水中熠熠发亮……街上疾驰而过的汽车里 , 旅人的愁绪比黄昏更浓、更稠 , 他与酒馆里靠在窗前的男子对望了一眼 , 在一闪而过的对视中 , 有着相似的无望和惊惧!仿佛分别看到另一个漂泊的/停顿的自己……在情人肌肤上划过的雨珠也在草叶上迅疾滚动 , 雨声是大自然一个微弱的(也可能是响亮的)节拍 , 雨珠是天空倾泻的泪水 , 落在大地的肩膀上 。 我在黄昏的酒馆里 , 怀念每一位曾经相遇的少女 , 怀念她们星星一样的眼睛和洁白面庞 , 每一段(哪怕是一瞬间的)情爱 , 都在雨声中无限地放大、繁殖 。 我爱过她们哀伤的眼神、柔弱的肩膀 , 我爱过她们苍白嘴唇和小小的心事 , 爱过她们的善良和诡诈 。 我看见玻璃上 , 雾汽暗自聚集着/凝结着 。 伸出手指 , 我把自己的影子/像灰尘一样轻轻抹去……(三子) 。 现在 , 一切都暗下来 , 灰亮的街上 , 黑夜 , 从远方向近处聚拢 。

……往昔在向手中的杯碟聚拢 。 但更冰冷 , 更狼藉 。 乡间的小酒馆 , 让人在漂泊的行旅中短暂地停顿、眺望 。 偶尔 , 我听见酒馆里有人在大声争吵、面向黑夜大放悲声 , 掀翻的桌子底下 , 玻璃尖锐的叫喊 , 受伤的手指 , 喝斥 , 血 。 像是一本小说的情节 。 两个酒入正酣的好友撕扯起来 , 那些压抑的不满和怨恨 , 像拖泥带水的莲藕一样也牵扯出来了 , 真正的仇恨产生了 , 随着酒劲窜上头顶 。 我爱这些压抑的人 , 我爱他们简单、粗陋、有滋有味的生活 。 平常他们不吭一声 , 闷着头忙心中的活计(他们懂得按部就班的生活) , 他们的生活被设定 , 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心安理得地过着 , 有忧伤 , 有悲切 , 也有他们的欣喜 。 他们有他们喜欢的女人 , 但不善表达 , 弄巧成拙 , 他们有他们的善良和爱!在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的礼仪中 , 与简单的事物——田野、河流、青草、白天和夜晚 , 相亲相爱 。

回忆制造了另外一种被诗化的生活场景;我们在痛恨和愧疚的回忆中成长 。 我说 , 我爱这乡间淳朴的事物 , 花瓣上太阳的光亮 , 修理铺自行车上的斑斑锈迹 , 木头的纹理 , 河流的怨气……我爱这狼藉的卑微的生活 , 爱我书房(宿舍)坑洼的地面 , 裂缝的天花板 , 被手肘磨得溜光的桌面上我喜欢的书籍 , 角隅里的弯曲的啤酒瓶盖 , 随手写在床头写下的诗句(当我重新默念时又恢复了那晚的心跳) , 我爱我窗外的风声 , 窗台上的钉子、落叶 , 陷入在砖墙中的窗框 , 清晨的眼神、落日的钟声 , 秋天里弥漫在屋中的山雾、冬天钻进被窝里的风雪 , 入夜村庄里妇人的催眠曲、人群骚动中惊慌的狗吠 , 草尖上的雷霆 , 旧相册里的天使……我有一盘磁带 , 是日本吉他天皇木村好夫的 , 里面有支曲子我反复听了好多遍:《两个人的小酒馆》 , 我迷恋他的老 , 迷恋他曲子里飘零的樱花、岁月的风声、痛彻肺腑的回忆情调 。 我迷恋晚年的萨特(他是咖啡馆的常客)、都柏林的乔伊斯 , 迷恋法国印象派画家对酒馆氛围凄清(或糜烂)的渲染 。 我迷恋光阴 , 和光阴里留下的低微、伤痛的片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