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常用别名】巴戟(《本草图经》) , 鸡肠风(《中药志》) 。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n da oficina l sHow的干燥根 。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广东、广西等省区 。冬、春二季采挖 , 洗净 , 除去须根 , 晒至六七成干 , 轻轻捶扁 , 晒于 。或先蒸过 , 晒至半干后 , 捶扁 , 晒干 。
【历史沿革】汉代有去心法(《中藏》) 。梁代有捶破去心法(《集注》)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用枸杞、酒和菊花分步炮制法(《雷公》) 。宋代有以陈粟米同炒令黄色、无灰酒煮、糯米炒赤黄色(《博济》) , 酒浸焙(《衍义》) , 面炒、盐汤浸法(《局方》) 。明代有火炮、油炒(《普济方》) , 青盐酒煮(《奇效》) , 盐水煮(《人门》) , 甘草汤浸(《仁术》) , 盐水泡(《保元》) , 微炒、甘草汤炒(《景岳》) , 以甘草、菊花、枸杞子同酒浸 , 蒸晒干;甘草汁煮法(《醒斋》)等 。清代有杞子汁浸蒸、金樱子汁拌炒、菊花煮法(《得配》)等 。现行有盐制、甘草水制(《中国药典》1995年版) , 酒制法(《河南》)等 。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中国药典》1995年版) 。
切制取净巴戟天 , 置适宜的容器内 , 加热蒸透 , 趁热除去木心 , 切段 , 干燥(《中国药典》1995年版) 。切薄片 , 干燥(《上海》) 。
炮制
1.盐制
取净巴戟天 , 用盐水拌匀 , 置适宜的容器内 , 加热蒸透 , 取出 , 趁热除去木心 , 切段 , 干燥 。每巴戟天100kg , 用食盐2kg(《中国药典》1995年版) 。
取巴戟肉 , 加盐水煮2小时 , 至呈黑色 , 晒干即可 。每巴戟肉100kg , 用食盐2kg , 水适量(《集成》) 。
将巴戟天咀与盐水拌匀 , 闷润至盐水尽时 , 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黄色为度 , 取出 , 放凉 。每巴戟天咀100kg , 用食盐3kg , 加水适量 , 化开澄清(《河南》) 。
取巴戟肉放人锅中 , 用微火炒热 , 均匀洒上盐水 , 炒干 , 取出晾凉 。每巴戟天100kg , 用食盐1.2kg , 水适量(《贵州》) 。
2.甘草水制
取甘草 , 捣碎 , 加水煎汤 , 去渣 , 加入净巴戟天拌匀 , 共煮 , 煮透至甘草汤完全被吸尽 , 取出 , 趁热除去木心 , 切段 , 干燥 。每巴戟天100kg , 用甘草6kg(《中国药典》1995年版) 。
取甘草 , 捣碎 , 加水煎汤 , 去渣 , 加入净巴戟天拌匀 , 闷润 , 置蒸笼内蒸透 , 取出 , 趁热除去木心 , 切15mm段 , 干燥 。每巴戟天100kg , 用甘草6kg(《汇典》) 。
3.酒制
将巴戟天咀与黄酒拌匀 , 闷润至酒尽时 , 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黄色为度 , 取出 , 放凉 。每巴戟天咀100kg , 用黄酒12kg(《河南》) 。
取巴戟片放人锅内炒10分钟 , 喷洒黄酒再炒干 , 取出摊晾即得 。每巴戟片100kg , 用黄酒12.5kg(《中药加工》) 。
4.烤制
【巴戟天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将盐水与巴戟拌匀 , 闷透备用 。预热烤箱至130℃时 , 将铺好巴戟的烤盘放入烤箱 , 烤制15分钟 , 取出 。每巴戟100kg , 用盐2kg(《烤制法》) 。
【成品性状】巴戟天:为空心扁圆筒段 。外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 。切面皮部厚 , 紫色或淡紫色 。质韧 。无臭 , 味甘而微涩 。盐巴戟天:质较软润 , 味微咸 。甘草制巴戟天:表面微黄色 , 味甜 。酒巴戟天:表面颜色加深 , 略有酒气 。
【性味与归经】甘、辛 , 微温 。归肾、肝经 。
【功能与主治】补肾阳 , 强筋骨 , 祛风湿 。用于阳痿遗精 , 宫冷不孕 , 月经不调 , 少腹冷痛 , 风湿痹痛 , 筋骨萎软 。
【用法与用量】3~9g 。
【处方应付】处方写巴戟、巴戟天付生巴戟天;写盐巴戟天付盐制巴戟天;写制巴戟天、甘草制巴戟天付甘草水制巴戟天;写酒巴戟天付酒巴戟天 。
【炮制作用】巴戟天生品味辛性温 , 以祛风除湿力胜 。盐制后功专补肾 , 温而不燥 , 补肾助阳、强筋健骨作用增强 , 多服久服无伤阴之弊 。甘草制后可增强补益作用 , 多用于补肾助阳、益气养血的方中 。酒制后能增强祛风湿的功效 。《得配》有“滚水浸去心;助阳 , 杞子煎汁浸蒸;去风湿 , 好酒拌炒;摄精 , 金樱子汁拌炒;理肾气 , 菊花同煮”的阐述 。
【化学成分】从巴戟天根中分离到甲基异茜草素、甲基异茜草素Ⅰ-甲醚及3-谷甾醇、大黄素甲醚、2-OH-3-CH7OH蒽醌、棕榈酸及十九烷 。还分离到水晶兰甙、四乙酰车叶草甙、2-甲基蒽醌、24-乙基胆甾醇及铁、锰、锌等多种无机元素 。预试验显示尚含黄酮、甾体、
三萜类、氨基酸、有机酸及强心甙等成分 。
【现代研究】
1.化学研究
采用紫外光谱、薄层色谱和等离子体发散光谱法比较了中药巴戟天根皮与木心中化学成分的异同 。结果:两者化学成分有很大差别 , 且根皮中的有毒元素铅较木心中含量为低 , 铁、锰、锌等16种无机元素较木心中含量高 。采用上述方法比较了巴戟天炮制前后的化学变化 。结果:巴戟天与盐炙巴戟天的紫外光谱、薄层色谱和无机元素含量均发生了变化 , 其中紫外光谱发生了明显变化 。
2.工艺研究
采用“剁刀式切药机”去除巴戟天木心 。先将巴戟天洗净 , 湿润 , 放人容器内蒸软 , 保温 。然后将剁刀式切药机的刀片反置 , 即刃部朝上 , 刀片钝部朝下 。通过调刀涡杆 , 把刀片与刀床的相对位置调至不切断巴戟天的木质部为宜 。将巴戟天趁热上机 , 反复切2~3次后 , 放入烘房烘干 。用大孔竹筛过筛 , 便可将皮部与木心分离另有一种用刨刀去巴戟天木心的方法 , 此法比人工抽木心节省时间80%有人对巴戟天的炮制工艺作了改进 。将巴戟天除去杂质 , 加盐水拌匀 , 每100kg巴戟天用盐2kg , 置蒸笼内蒸透 , 取出趁热放人万能粉碎机内 , 把罗去掉 , 打破碎 , 这时有90%的巴戟天段破碎 , 木心与皮部分离 , 拣去木心即可
【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 , 防霉 , 防蛀;盐巴戟天、酒巴戟天 , 密闭 , 贮于阴凉干燥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