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常用别名】茅根(《本经》),白花茅根(《日华子本草》),茅草根(《江苏植物药志》) 。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 indica Beauv.var.major(Nees) C.E.Hubb.
的干燥根茎 。
【产地与产地加工】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
【历史沿革】晋代有细切法(《肘后》) 。元代有蜜炒(《宝鉴》),烧灰存性法(《十药》) 。明代有炒黄、枣制(《普济方》),蜜炙炒法(《禁方》) 。清代有炒黑法(《金鉴》) 。现行有制炭(《中国药典》1995年版),炒制、盐制法(《集成》) 。
【炮制方法】净制洗净(《中国药典》1995年版) 。
切制洗净,微润,切段,十燥,除去碎屑(《中国药典》1995年版) 。
炮制
1.制炭
炒炭取白茅根段,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中国药典》1995年版) 。
烤炭先预热烤箱至150℃,将铺好白茅根段的烤盘放入烤箱,烤制15分钟,取出(《烤制法》) 。
煅炭取白茅根段,置煅锅内,上面覆盖一锅,两锅接合处用黄泥封闭,上压重物,用火煅烧至贴在上锅底上的白纸显黄色为度,放凉,取出(《辽宁》) 。
2.炒制
炒焦(《集成》)c
3.盐制
取茅根段,用大火炒至内外黑色存性,喷入食盐水,取出即可 。每茅根段100kg,用食盐3kg,水适量(《集成》) 。
【成品性状】白茅根:为细圆柱形小段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切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黄色,易与皮部剥离 。体轻,质略脆 。无臭,味微甜 。白茅根炭: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 。味微苦、涩 。
【性味与归经】甘,寒 。归肺、胃、膀胱经 。
【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
【用法与用量】9~30g,鲜品30~60g 。
【处方应付】处方写茅根、白茅根付生白茅根;写白茅根炭付白茅根炭;写鲜白茅根付鲜品 。
【炮制作用】白茅根生品长于凉血、清热利尿 。炒炭后,清热凉血作用减弱,止血作用增强,偏于收敛止血,专用于出血证 。
【化学成分】含三萜类化合物,芦竹素,白茅素,羊齿烯醇,细米杜鹃素,以及18.8%的糖,还含有薏苡素 。
【现代研究】工艺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茅根炭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得出茅根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170℃烘制16分钟,该炮制品的多种无机元素含量明显升高1 。采用气调和低温储藏方法对鲜白茅根做了保鲜试验研究,结果真空包装对鲜白茅根有一定的保鲜作用;真空包装加低温保鲜效果优于真空包装常温储存 。
【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 。
【白茅根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备注】炒炭后及时散热,防止复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