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过程 , 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 科技创新 , 成为中国冰雪运动前进道路上嘹亮的号角 。
在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联合指导下 , 人民网人民体育推出大型科普融媒体节目《人民冰雪·冰雪科技谈》 , 以“中国冰雪运动的科技创新之路”为主题 , 主要围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的创新成果 , 从办赛、参赛、观赛、安全保障和综合示范五个维度 , 全面展现开展现代冰雪运动所必备的科技支撑力量 , 展示我国冰雪科技领域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 , 普及最前沿的冰雪科技知识、记录“科技冬奥”的精彩 , 讲述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新时代故事 , 留下“科技冬奥”全景式融媒体历史档案 。
冬奥历史上首次应用
百米级气象预报技术
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近20年来首次在大陆性季风气候背景下举办的冬奥赛事 , 气象服务如何做好?据介绍 , 此次冬奥首次应用百米级气象预报技术 ,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手段 , 实现了对赛区气象的精准预报 。
文章图片
科研人员在延庆赛区现场观测气象数据 。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供图
冬奥火炬
零下40摄氏度不熄灭
手持火炬关键技术系统项目的主要研发人员韩宗捷介绍 , 火炬采用氢燃料 , 火炬内置燃烧系统是一套氢燃料火炬燃烧系统 。 燃烧系统包含三部分:高压储氢容器、大减压比供氢系统以及氢燃烧装置 。 火炬耐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抗风、抗雨雪 。
冬奥火炬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用航天材料
打造国产高性能雪车
冬奥会雪车项目中 , 雪车速度能达到160公里/小时 , 这要求碳纤维雪车需低风阻、高可靠、可操控 。 我国首台碳纤维雪车结合航天风洞实验和结构设计技术 , 实现气动优化 , 比国际同类产品风阻系数降低8% 。
文章图片
国产碳纤维雪车 。 北京化工大学供图
冬奥战服体感零下30摄氏度
仍可正常训练
北京冬奥会的冰雪高性能服装采用新的纳米级“仿鹅绒”仿生材料设计制作 , 吸湿后的保暖力依然很优秀 , 并通过主动积极保暖技术 , 有效把电能转化为热能 , 可在室温零下20摄氏度、体感零下30摄氏度的情况下 , 保持正常有序的训练 。
文章图片
冬季运动与训练比赛高性能服装 。 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供图
文章图片
项目组团队进行设计和研发工作 。 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供图
冰壶比赛要求
冰面变化小于0.1毫米
冰壶比赛对冰的品质要求极高 , 冰面上任何微小的变化 , 都会对冰壶的运动产生影响 , 冰面变化要在0.1毫米以下 。 “水立方”化身“冰立方” , 应用了装配式快速拆装和调平动态监测技术 , 20天内即完成“由水到冰”的场地转换 , 实现冰面毫米级高精度测量 。 这是世界首个可快速拆装的水冰转换场地和智能化奥运场馆 。
文章图片
“冰立方”比赛现场 。 国家游泳中心供图
5G技术
为无人驾驶“护航”
安全是影响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和推广最重要的因素 。 这次科技冬奥项目中 , 在首钢园区采取了多种技术验证L4级别无人驾驶的安全问题 。
基于5G , 可以实现10毫秒以下车端和云端的交互 , 低时延能够使车辆快速做出反应 , 保证车辆安全 。 其中 , 采用的5G智能车联网系统 , 可以支持4种以上车辆在冬奥场景下实现10种示范场景 。 通过一套平台、两套网络 , 可以支撑小汽车、巴士、物流车、零售车进行无人接驳、无人配送、无人零售等业务 。
文章图片
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研发的L4级智能汽车 。 清华大学供图
98%准确率
智能方舱成“应急大夫”
如果运动员有冻伤和颌面创伤 , 从受伤到把运动员直接转运到移动平台 , 到伤情的基本判断 , 再到救治方案的基本建立 , 全部步骤只需要10分钟就可完成 。 研发团队的“移动智能方舱”为运动员拍摄CT , 两分钟以内能够通过人工智能手段判断出是否有骨折 , 准确率可以达到98% 。
文章图片
人工智能诊疗平台的操作舱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从冰雪场馆到运动装备 , 从交通出行到疫情防控 , 此次北京冬奥会实现了212项技术的落地应用 , 其中33项为首次使用 。 这些科技也不仅是奥运专享 , 未来也将走进你我的日常 , 对后奥运时代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
【冰面|科技感拉满,不愧是你!】人民网 采访人员 王连香
推荐阅读
- 团队|灵活机制让产学研转化提速(科技视点·探访新型研发机构①)
- |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发展 面临“十三大挑战”
- |北京冬奥实现“碳中和” 科技冬奥专项来盘点
- Mini|聚焦科技向善!腾讯Mini鹅创造力研究所开启新学期首站
- 布局|科技巨头是如何布局元宇宙的
- 运营|场景汇品牌计划丨集卡自动驾驶商业化拐点将至,“飞步科技”车路云一体化赋能港口运维
- 农业|科技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吕梁市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 识别|有了这条黑科技项链,用下巴「说话」可能就不远了
- 导航|出发!开往冰雪世界的“嘉定科技”
- 技术|吴丰昌院士:推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