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后 , 测量体温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不论是隔离、自我防疫检测还是到公共场所 , 都需要测量体温各种体温测量仪器也层出不穷 。 也因此很多人发现 , 在测量体温时很多人都是36℃左右的体温 , 而不是37℃这个被称为人类标准体温的数字 。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而什么样的体温才是正常的呢?
人体标准体温应该为37℃这一概念 , 是在200年前 , 也就是18世纪被提出的 。 当时 , 德国一位叫温德利希的医生 , 经过对两万五千人腋下体温的测量 , 得出人类标准体温应该为37℃这一结论 。 这一测验结果 , 最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 因此37℃被大众认为是人体标准体温 。
但是到了2020年 ,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帕森内特教授研究团队的研究打破了人类这一认知 。 研究人员通过各种数据检测 , 发现从19世纪开始 , 人类的体温就开始以每两百年0.4℃的速度不断下降 , 目前已经从37℃下降到了36.6℃ 。
无独有偶 , 在同一年 , 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发表论文表示 , 在南美洲亚马逊丛林生活的一个原始部落人群 , 标准体温也从37℃下降到了36.5℃ 。
那么 , 人类的体温到底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呢?
这首先和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关 , 当人体新陈代谢发生的快时 , 体温就会随之升高 , 反之当人体新陈代谢慢时 , 体温就会下降 。 所以 , 每天后半夜和起床前的一小时 , 因为身体处于休息调整状态 , 我们体温通常会处在36℃、35℃这样的体温低值 。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运动后的体温 , 会比运动前的体温高的原因 。
其次 , 我们的体温和炎症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 当人体有炎症时 , 我们的防御机能会开始作战 , 因此加快了人体的新陈代谢 , 那么体温自然也会随之升高 。 但现如今 , 医疗水平不断进步 , 人体产生的炎症也因此减少了很多 。 需要作战的时候少了 , 我们的防御机制也就没有之前那么活跃 , 所以可能造成了人体平均体温下降的趋势 。
再者 , 现代人类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居住条件等 , 都发生了变化 。 炎炎夏日有空调为我们抵挡酷暑 , 寒冷的冬日里也有暖气为我们抵御严寒 。 所以 , 大部分时间里人体都会处在非常适宜生存的温度里 , 对能量的消耗也因此变少了 , 平均体温自然也就会随着下降 。
另外 , 除了以上这些原因 , 还有很多因素也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类的体温变化 。 比如说测量方式、人的年龄和性别、活动频率、药物等等 。
一般老人体温会偏低 , 女性的体温比男性稍高 , 儿童体温会比成人高 。 在儿童医学界 , 37.3℃才被看做是儿童发烧的温度 。 不过呢 , 从当代各大医院的数据来看 , 没有发热的新生儿体温常常低于37℃ , 但是否如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所说 , 近两百年内 , 人体温度下降了0.4℃尚不可知 。 并且当测量工具不够准确或者腋下有汗时 , 体温值也就自然会不同 。 此外 , 因为生活压力变大 , 导致人体长期处于
所以说 , 影响人类体温变化的因素有很多 , 我们不必因为偶尔的体温变化过于担心 。 但是如果真的如研究所言 , 人的体温一直在下降 , 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吗?
推荐阅读
- 科学家:高颜值=更强的免疫力!光明正大去寻找帅哥美女吧
- 为什么现在几乎不提臭氧空洞了,是误解还是地球臭氧已经修复了?
- 人体冷冻技术:客户多富翁,一颗头颅75万,“冻住”时间有意义吗
- ?与生物脂质相关的碳氢化合物衍生物的组成模式
- 有史以来最大的彗星正在朝我们飞来
- 2019年,亚马逊雨林中出现一头座头鲸,生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 科学家们对彗星奥陌陌的猜测
- “元宇宙”和“元宇宙人”为什么是元宇宙人?
- 谁制造了月球玻璃?玉兔二号重大发现,我国科学家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