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亿公里处,旅行者2号遭遇数万度“火墙”,它能够穿越过去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个世纪末 , 人类在科技的帮助下 , 终于走出了地球看到了地球之外的浩瀚星空 。 站在地球上看星空跟站在地球之外看星空 , 那完全是两种不一样的感受 。
站在地球上看星空 , 我们感受不到宇宙的浩瀚 , 地球的渺小 。 可是走出地球之后 , 我们却真切感受到了宇宙的 , 地球的渺小 。 站在地球之外 , 我们的第一视野就是太阳系 , 这是地球所在的母恒星系 , 也是人类的家园 。
我们想要在未来走出太阳系 , 探索系外星空 , 那么首先就要对太阳系有足够的了解 。 而太阳系又可分为内星系和外星系 , 内星系距离我们较近 , 人类刚走出地球之后 , 最先探索的也就是内星系的几颗星球 , 例如月球 , 金星和火星 。
相对于内星系 , 外太阳系才是最令科学家向望和着迷的地方 , 那里是人类探索的一个盲区 , 我们想要了解更多外太阳系尤其是太阳系边缘的情况 , 那么就需要探测器进行近距离观测 。
上个世纪 , 伟大的科学家特斯拉曾经对太阳系边缘做出过一个猜想:那里有一个保护太阳系的强大“能量罩” 。 那么这个能量罩真的存在吗?由于那里是我们的探索盲区 , 天文望远镜根本观测不到 , 想要探索太阳系边缘的谜团 , 我们只能派出星际探测器 。
于是在1977年 , 美国宇航局先后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 , 虽然这两个探测器是在同一年走出地球的 , 但是它们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 。 旅行者1号的任务比较简单 , 那就是一直朝着太阳系外前进 , 直到永远 , 而旅行者2号的任务则比较多 , 需要在前进的道路上对各个行星完成初步的探测 。
所以 , 旅行者1号早早就到达了太阳系边缘穿越了日球层顶 , 而旅行者2号则落后1号很多 , 对于科学家来说 , 旅行者2号更重要 , 它能够给我们带回更多有关外太阳系以及太阳系边缘的数据 , 从而让我们对太阳系边缘有更多的了解 , 可以说 , 旅行者2号对人类作出的贡献更大 。
旅行者2号从1977年出发之后 , 先后造访了外太阳系的四大行星-木星 , 土星 , 天王星以及海王星 。 经过这几大行星的引力加速 , 让它获得了一个能够摆脱太阳引力的逃逸速度 。 经过41年的航行 , 终于到达了太阳系边缘 , 为穿越日光层做准备 。
相信不少朋友也听说过日光层或者叫太阳风层顶 , 那么什么是日光层?其实就是太阳风跟星系介质接触的一个区域 。 我们都知道 , 太阳会持续发出强烈的电磁活动 , 向四周不断释放高能粒子流 , 这就是所谓的太阳风 。
太阳风就是高能粒子流 , 它从太阳出发向太阳系各个方向不断扩散 , 直到遇到来自星际空间的介质 。 当太阳风跟星际介质相遇的时候就会发生剧烈的碰撞反应 , 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太阳圈 , 这个太阳圈将太阳系包围其中 , 它就是上个世纪特斯拉预言中的“能量罩” , 也就是科学家所称的太阳风层顶 , 也可以叫日光层 。
旅行者2号携带有等郭子分析仪 , 能够更好地探测太阳系深处的等离子状态 。 虽然科学家通过理论研究 , 知道太阳风和星际介质接触会产生一个日光层 , 可是对于这个日光层的具备数据我们却是完全不知道 。
而旅行者2号到达太阳系边缘穿越日光层的过程中 , 就可以将日光层的数据收集起来传回地球 。 那么太阳风层顶跟星际空间到底是如何接触的?旅行者2号为我们带回了答案 , 原来太阳风层顶跟星际空间并非直接相连 , 而是中间还隔着一堵炽热的星际等离子体墙 。
这堵“火墙”的温度至少为3万度 , 最高可能达到了5万度 , 它的宽度达到了2.2亿公里 。 这个距离相当于太阳和地球距离的1.5倍 , 可能有人会说了 , 如此高温度 , 如此厚的“火墙” , 旅行者2号若是进入 , 那不是被直接氧化掉吗?
如果你这么认为 , 那就错了 , 温度高并不代表热量就高 。 我们都知道 , 温度的本质就是粒子的热运动剧烈程度 , 粒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 平均动物越大 , 温度也就越高 。 可是高温想要以质量的形式大量散发出去 , 就需要粒子的密度 。
推荐阅读
- 冲出太阳系!我们自己的“旅行者一号”,两年后或将升空?
- 飞了185亿公里,旅行者号发现真空物质越来越多,究竟怎么了?
- “时间旅行者”又在网上发声:8月人类将与地下文明取得联系,这才是外星生命
- “时间旅行者”就这么喜欢玩社交平台吗?还说要发现地底外星人了
- 已经飞行了230亿公里,旅行者一号拍摄的照片,为何让人类深思?
- 旅行者号的经历已经表明,人类以光速都无法离开太阳系,为什么?
- 地球有多小,宇宙有多大?旅行者1号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思考
- 旅行者2号飞行225亿公里,太阳系边缘遇到5万度火墙,没有熔化?
- 完全失控7个月,飞行数百亿公里的旅行者,向地球传回两个字
- 旅行者2号1977年发射的,以现在技术,为什么不发射3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