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皮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常用别名】楝皮(《斗门方》),楝根木皮(《纲目》),双白皮(《南京民间药草》) 。
【来源】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 send an Seb.et Zucc.或楝Me laze dara chL.的干燥树皮及根皮 。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等省 。春、秋二季剥取,晒干,或除去粗皮,晒干 。
【历史沿革】宋代有细切焙于(《博济》),微、锉(《总微》),去粗皮法(《普本》) 。明代有石灰水浸(《普济方》),烧灰法(《纲目》) 。到清代增加了酒浸焙法(《金鉴》) 。现行有净制、切制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 。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洗净,干燥(《中国药典》1995年版) 。
切制润透,切丝,干燥(《中国药典》1995年版) 。
【成品性状】苦楝皮:为不规则的槽状或半卷筒状的丝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除去粗皮者呈淡黄色 。内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 。质韧,断面纤维性,呈层片状,易剥离 。无臭,味苦 。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 。归肝、脾、胃经 。
【功能与主治】驱虫疗癣 。用于蛔蛲虫病,虫积腹痛;外用治疗疥癣瘙痒 。
【用法与用量】4.5~9g 。外用适量,研末,用猪脂调敷患处 。
【处方应付】处方写苦楝皮付苦楝皮 。
【炮制作用】使药物洁净,便于调剂和制剂 。
【化学成分】主含川楝素,异川楝素,苦楝萜酮内酯,苦楝萜醇内酯,苦楝皮萜酮,苦楝萜酸甲酯,印楝波灵A,印楝波灵B,楼皮酮,葛杜宁,苦楝子三醇 。
【现代研究】不同条件干燥时,皮中川楝素的含量变化:室温自然干燥时,含量(%)为0.2674;室温干燥器干燥0.2928;室温真空干燥0.3509;太阳晒干0.3236;60℃烘干0.2234;80℃烘干0.2975;100℃烘干0.3416;红外干燥器干燥0.42801 。
【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
【苦楝皮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备注】肝炎、肾炎患者慎用 。
推荐阅读
- 牡丹皮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杜仲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合欢皮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肉桂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西瓜皮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地骨皮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地枫皮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白鲜皮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乌柏皮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五加皮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