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常用别名】沉水香、蜜香(《纲目》) , 女儿香(《拾遗》) , 飞沉香、奇南(《新华本草纲目》) 。
【来源】本品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 ria sinensis(L our.) Gil g含有树脂的木材 。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区 。全年均可采收 , 割取含树脂的木材 , 除去不含树脂的部分 , 阴干 。
【历史沿革】晋代有破如大豆粒法(《肘后》) 。唐代有坐酒渍一宿法(《外台》) 。宋代有磨(《史载》) , 捣碎、镑(《药证》) , 酒浸、火熬成膏研细法(《总录》)等 。明代有人丸散以纸裹置怀中 , 待燥研之或入乳钵以水磨粉 , 晒干(《纲目》) , 焙(《启玄》) , 磨细澄粉忌见火法(《通玄》)等 。清代有酒磨(《全生集》) , 坐末法(《幼幼》) 。现行有净制、切制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 。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枯废白木(《中国药典》1995年版) 。
切制
1.劈成小块 , 用时捣碎或研成细粉(《中国药典》1995年版) 。
2.取国产沉香 , 加水浸4小时 , 润2天 , 用清水淋洗1次 , 再润2天 , 镑1mm厚的片(《集成》) 。
3.取进口沉香 , 加水浸12~24小时 , 蒸1小时 , 镑1mm厚的片(《集成》) 。
【成品性状】沉香:为不规则的薄片或小碎块或细粉 。表面可见黑褐色与黄白色交错的纹理 。质较轻 。有特殊香气 。味苦 。燃烧时有油渗出 , 香气浓烈 。
【性味与归经】辛、苦 , 微温 。归脾、胃、肾经 。
【功能与主治】行气止痛 , 温中止呕 , 纳气平喘 。用于胸腹胀闷疼痛 , 胃寒呕吐呃逆 , 肾虚气逆喘急 。
【用法与用量】1.5~4.5g;人煎剂宜后下 。磨汁或入丸、散 。
【处方应付】处方写沉香付沉香片或粉 。
【炮制作用】使药物洁净 , 便于调剂和制剂 。
【化学成分】含苄基丙酮 , 对甲基苄基丙酮 , 氢化桂皮酸 , 对甲氧基氢化桂皮酸 , 茴香酸 。还含倍半萜类化合物 , 主要有:沉香醇、沉香螺旋醇、沉香呋喃等 。含醇溶性浸出物 , 不得少于15.0% 。
【沉香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贮藏与保管】密闭 , 置阴凉干燥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