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义的内卷,正在“杀死”餐饮业( 三 )


不看自己的竞争 , 跟着大品牌去卷 , 结果越卷越受伤 。 还不如多看看自己 , 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 , 集中资源 , 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 。 这个核心能力可以是我们的品牌、我们的供应链以及我们的产品 。
比如发迹于苏州的7分甜 , 在很多饮品品牌都追求大而全的产品时 , 7分甜意识到自己没有核心优势 , 很难突破增长的瓶颈 , 便把目光锁定在了芒果细分品类(杨枝甘露) , 准备集中优势在这个品类上打出一片天 。
皇天不负有心人 , 调整战略后 , 2018年还只有百来家店的7分甜 , 经过4年多时间 , 店面数量就突破了1000家 , 成为杨枝甘露细分赛道的领头羊 。

图片来源:7分甜
再比如古茗 , 之所以能开出近6000家店 , 就在于它的核心能力仓储基地与冷链配送体系 , 能保证几乎所有加盟店的水果、牛奶等的稳定供应 , 运营和运输的成本还能降到超低水平 。
此外 , 紧盯自己还有一个好处 , 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短板 , 快速弥补 。
比如眉州东坡和青年公社 , 这两个品牌紧盯自己 , 在疫情下发现了自家的销售渠道是一大短板 , 便纷纷想办法弥足 。 眉州公社借力超市的精准客流 , 开了6、7家mini档口店 , 每个档口日销售额8000多元;青年公社则在自己餐厅一楼开出了“市集式”零售店 , 针对性的销售一些零售产品 , 为餐厅带来了许多流量 。
紧盯着自己 , 对自己不断反思和锤炼 , 让核心优势更优 , 让自己短板更短 。 如此 , 面对再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 , 自己都能有一席之地 , 不至于陷入被动 。
3、盯市场
紧盯市场 , 要求品牌战略要根据市场变化而变化 , 否则大概率就会被市场淘汰 。
以日式快餐和中式快餐为例 。 以前日式快餐因为其独特的产品优势 , 在国内的市场获得了一席之地 。 然而 , 当消费者吃惯了日式快餐 , 逐渐有了新的需求后 , 大多日式快餐依然固守已见 , 维持原有的产品策略 , 最终日渐没落 。

图片来源:摄图网
相比之下 , 中式快餐紧跟市场变化 , 不断丰富产品种类 , 满足用户不断改变的需求 , 近年来各大品牌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 两者面对市场变化截然不同的态度 , 造就了今天双方之间巨大的差距 。
紧盯市场之所以有效 , 是因为市场从来不骗人 , 它是什么状况就是什么状况 。
此外 , 观察市场 , 不仅要观察市场改变 , 还要观察不同区域市场的天花板 。 如果你是中小型品牌 , 在一二线城市难以大展拳脚 , 可以去“小镇市场”试试 , 因为那里一片蓝海 , 中小品牌也有一战之力 。
如果你是大品牌 , 国内市场对你的增长见效甚微 , 那么就可以尝试把目光瞄向国外市场 。 蜜雪冰城2018年在越南河内开了一家店 , 开业后便引发排队热潮 。 据相关媒体报道 , 目前其在越南已经开出了约200家门店 。
小 结
餐饮行业进入了存量时代 , 增长困乏成为了主旋律 。 在这样的境况下 , 大家为了维持利润 , 难免会紧盯着同行或是对手 , 从对方身上夺得“财富” 。 可是这样 , 其实只会加重“内卷” , 带不来实际的增长 。
【无意义的内卷,正在“杀死”餐饮业】想重归增长 , 不妨从内卷中走出来 , 从盯对手 , 变成盯消费者 , 盯市场 , 盯自己 , 如此一来 , 或许可以找到真正能解决增长问题的方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