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观察| 美因基因:中国领先的基因检测平台公司( 三 )




来源:招股书

2.公司综合实力强劲 , 市占率遥遥领先 , 竞争格局较好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 , 于2020年 , 按收入计 , 美因基因在中国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的市场份额最大 , 为34.2% 。 而公司最有力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仅为10.0% , 其他竞争对手各自的市场份额也均低于10% 。

来源:招股书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 , 美因基因于2020年进行270万次检测 , 占中国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所进行检测总数的65.8% , 比其最有力竞争对手所进行的检测次数多10倍 。

来源:招股书

其次 , 公司研发工作目前专注于开发LDT服务及IVD产品 。 截至2021年9月30日 , 公司就消费级基因检测及癌症筛查制定90项多维度已商业化检测解决方案 , 涵盖广泛的价格范围 。 在90项检测解决方案中 , 79项包括该公司自主研发的LDT服务 , 11项配有自第三方供应商采购的IVD检测试剂盒 。

且除了现有服务外 , 公司一直在开发产品管线中的8种IVD候选产品 , 涵盖了目前缺乏有效筛查方法且患病率高的主要疾病 , 且预期为该等IVD候选产品申请第三类医疗器械证书 。

来源:招股书

其中 , 3种试剂盒是公司管线中的消费级基因检测产品:包括(i)叶酸代谢能力评估检测试剂盒 , 可用于评价患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ii)ApoE基因检测试剂盒 , 可用于评价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及(iii)BRCA1/BRCA2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 , 可用于评价患遗传性乳腺癌的风险 。

另外5种试剂盒是公司产品管线中的疾病筛查产品:包括(i)阿尔茨海默症筛查试剂盒;(ii)结直肠癌筛查试剂盒;(iii)胃癌筛查试剂盒;(iv)肺结节辅助诊断试剂盒;及(v)宫颈癌筛查试剂盒 。

整体看 , 公司不断根据市场的需要推出新检测解决方案 , 以满足新兴消费者的需求 。 举例而言 ,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 , 公司于2020年5月开发了核酸检测能力 , 并提供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检测服务 。

四、上市概况

根据招股书披露 , 美因基因由美年健康孵化而来 , 目前公司董事长俞熔博士也是美年健康的董事长、实际控制人 。 IPO前 , 美年健康持有美因基因16.39%的股权 。

于2021年8月11日 , 俞博士、郭女士、郭女士之子与Infinite Galaxy Health Limited订立表决权委托契据 , 据此 , 股东(郭女士全资拥有的Infinite Galaxy Health Limited)不可撤销地委托俞博士行使与截至契据日期其所持有的股份相关的所有表决权 。 根据表决权委托契据 , 郭女士被视为单一最大股东组别成员之一 。 截至招股书日期 , 俞博士、郭女士及美年大健康(作为单一最大股东组别)有效控制本公司约36.10%的表决权 。

来源:招股书;股权架构

根据招股书披露 , 公司2016年进行A轮融资1.67亿人民币 , 估值约为12亿人民币 。

来源:招股书

来源:招股书

2020年 , 公司进行B轮融资1亿元人民币 , 估值约26亿人民币 。

来源:招股书

来源:招股书

但骚气的是 , 根据招股书披露 , 公司上市前向老虎证券配发高达12%的股份 , 实在是让人看不懂 。 一家做基因检测的公司 , 和一家券商 , 难道有什么业务协同效应吗?

来源:招股书

来源:招股书

【IPO观察| 美因基因:中国领先的基因检测平台公司】来源:招股书

五、风险因素

1.关联交易比较过大 , 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存疑 。 于往绩记录期间 , 美因基因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美年健康 。

2.公司无法及时或甚至根本无法扩大业务线以提供创新检测服务及产品或开发及商业化的新基因检测服务及产品 , 这可能会损害到增长机会及前景 。

3.监管风险 。 需要注意的是 , 在基因检测行业中 , 有关实验室以LDT形式利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提供基因检测服务的情况非常普遍 。 但由于中国LDT行业的历史相对较短 , 目前尚未建立管理LDT行业的全面监管框架 , 公司可能因中国实验室开发检测「LDT」法规的变动而受到影响 , 倘若缺少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必要批文、许可证等 , 也将影响到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及前景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

六、估值

先回看到A股的美年健康 , 目前处于280亿的估值 , 相对比起去年高位时的100多倍的PE , 目前只剩下33倍PE 。 而且医疗服务行业近期因为一系列政策的影响 , 板块内整体估值明显收缩 , 种种负面因素都将给美因基因的上市造成一定压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