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vanlou也支持这一决定 。 “凭良心说 , 我清楚打破‘14天准则’能带来巨大好处 。 ”他说 , 意指围绕异常染色体所开展的工作 。 “它或许能在下一代人中挽救不少生命 。 ”他和Lovell-Badge认为 , 禁止受精14天后的胚胎研究是不道德的 , 因为这些研究可以揭示各器官的细胞是如何演化出来的 , 也可以阐明流产和先天缺陷的发生机制 。
哪些实验和模型应被视作与受精14天后的胚胎研究具有相同地位 , 这一界限也愈发模糊 。 ISSCR指南进行了明确的伦理学划分 , 只将包含支持性组织的模型(理论上有可能得以完全发育的模型)与受精14天后的胚胎划为同类(该指南还禁止将实验研究中的人类胚胎、“人类-动物”嵌合胚胎或人类胚胎模型移植到动物或人类子宫中) 。
一些研究人员对取消“14天准则”持保留意见 。 例如 , Moris就认为公众尚无法估量受精14天后的胚胎实验的后果 。
而黑斯廷斯中心的生物伦理学家Josephine Johnston则想得更远:“我认为放弃‘14天准则’却不提出另一条规则 , 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 ”Johnston认为 , 限制性规则可以向外界传递出信号——即科学界理解社会大众对于人类胚胎的珍视 , 并对这份情感表示尊重 。 而取消限制性规则“有可能真正动摇公众的信任” 。 此外 , 她认为研究人员需要更清楚地解释 , 受精后14天的胚胎研究“究竟能如何造福人类” 。 研究人员还需要预先阐明胚胎研究的细节 , Johnston说 。 “虽然此类研究大多还感觉十分遥远 , 但若不加以限制未免过于大意 。 ”
参考文献:
推荐阅读
- 人类碰见外星文明将会是怎样的结果?刘慈欣:人类很有可能成为猎物
- 时间受空间影响?距离相差1毫米就会膨胀,爱因斯坦真的没说谎
- 为什么当年双缝干涉延迟实验让科学家感到恐怖?
- 多指并指不可怕,基因解码有办法!
- 母猫交配后,为什么会满地打滚,甚至转身攻击雄性?
- 欧空局没事找事儿制裁俄罗斯,导致火星任务推迟,2022年发射无望
- 宇宙间引力究竟是何物?从牛顿到爱因斯坦让我们了解引力的本质!
- 9个大脑3个心脏,智力进化比人更早,为何最终没能统治地球?
- 快乐终极指南:这个世界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肉眼所见,皆是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