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妊娠期本应为21个月,十月怀胎是早产儿?这是真的吗?


人类妊娠期本应为21个月,十月怀胎是早产儿?这是真的吗?


文章图片


人类妊娠期本应为21个月,十月怀胎是早产儿?这是真的吗?


文章图片


人类妊娠期本应为21个月,十月怀胎是早产儿?这是真的吗?


文章图片


一直以来不管是医学证明还是生理现象 , 现在人类的正常妊娠期都在280天 , 也就是十个月左右 。 而医学上定义的早产儿是指妊娠28周到37周之间出生的孩子 。 那为什么十月怀胎产下的孩子还会被称为早产儿?一方面 , 科学家通过对智能婴儿的脑容量展开研究 , 发现智能婴儿的脑容量达到了1350毫升 , 妊娠期应为21个月 , 而现代婴儿的脑容量只有350毫升到400毫升左右 。 也就是说 , 现代的人比智人时期的人要早出生了11个月 , 我们都是早产儿 。

另一方面 , 瑞士生物学家阿道夫波特曼经过计算发现 , 人类现代出生的婴儿要经过一岁左右的发育 , 才能达到黑猩猩刚出生时的成熟程度 , 这也被称之为生理性早产 , 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 。 在自然界中 , 很多哺乳动物刚生下的幼崽就可以正常行走 。 比如常见的牛羊、小鹿等人类生下的孩子却柔弱需要照顾 , 这也是早产的特征 。 早产儿脑容量未完全发育 , 骨骼不成熟 , 皮肤娇嫩 , 无法在自然环境中独立成长 , 需要仔细的照料 。 而刚出生就行走的动物 , 他们在母体里就已经发育成熟 , 而且刚出生就发育成熟的动物 , 他们的平均妊娠期也比较长 。 比如大象需要两年才能但下小象 , 驴宝宝需要待在妈妈的肚子里14个月 。 长颈鹿15个月出生就拥有大长腿 。 海豚12个月出生后就能适应海洋环境 , 但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足月生产 。 和人类一样 , 熊猫也是早产儿 , 刚出生的幼崽 , 只有小老鼠一般大小 , 体重51克到105克左右 , 很多器官都还没有发育成熟 。 诞下双胞胎的熊猫妈妈会选择抛弃一只 , 哺育其中比较健壮的幼崽 。 袋鼠也是早产一族 , 他的孕期只有40天 , 刚出生的袋鼠宝宝只有花生粒大小 , 体重两克左右 , 只能在袋鼠妈妈的育儿袋里生存 。 这也被称为袋鼠式育儿 。 人类一般应用于早产儿保温箱护理 , 增加早产儿的存活几率 。

相比其他强大的动物幼崽 , 早产的幼崽就显得弱小很多 。 而进化的规则是 , 物尽天择 , 适者生存 。 弱小的幼崽会被自然淘汰 。 为什么经过长时间的演化 , 人类没有延长妊娠期 , 进化出适宜生存的防御系统 , 反而变成了早产儿 。 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为了适应环境的生存发展 , 人类从四肢行走进化到直立前行 , 从食生肉进化到生火熟食 , 而人类变成早产儿 , 似乎也与进化有关 。 有人认为人类变成早产儿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幼态延续” 。 为了获得更高的智力 , 人类需要幼态延续来提供学习的优势 。 很多小伙伴就要问了 , 幼态延续是什么?幼态延续是指一个物种的成年体 , 保留幼时的特征 , 并以这种形式繁殖 。 比如狗狗保留了幼时灰狼的特征 , 灰狼幼崽活泼好动 , 喜欢摇晃尾巴 , 长得像狗 。 所以说狗在进化时就保留了这种幼态特征 , 这种幼态化 , 更具学习新事物的好奇心 。 而人类则保留了黑猩猩的幼年外观 , 大眼睛大脑袋高额头 , 和幼时黑猩猩一样 。

包括幼年时期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能力 , 很多动物在短短几年就会发育成熟 , 而人类需要20年左右 。 这种幼态持续时间长 , 对人类大脑的发育和神经网络的形成提供了更长的时间 , 使得人类智力开发的程度更高 。 当然 , 人类幼崽延续被指只是一种假说 , 并未得到科学论证 。 更多人认为人类是早产儿的原因 , 与直立行走有很大的关系 。 人类最初的演化就是直立行走 , 直立行走也让我们的骨骼和身体发生了变化 。 长时间的直立行走不仅改变了生活方式 , 还改变了盆骨的宽度 。 人类的盆骨越来越窄 , 这种特征能够让人类行走时保持平衡 , 走路更加稳当 。 但这也带来新的问题 , 就是女性生殖面临更大的痛苦 。 盆骨变窄 , 产道变小 , 而婴儿的头部却在逐渐变大 , 这也造成很多女性因为生殖痛苦失去了性命 。 反观为直立行走的动物 , 他们生产时是直接就能从产道顺利分娩 , 就像排便一样 , 分娩的痛苦减少 。 为什么人类还是十个月生产 , 是人类停止进化了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