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的刻意练习,到底在认知大气层还是宇宙层?( 二 )

的思路来操作 。
虽然感觉到 , 没有做出什么成效来 , 但还是想拼搏努力一把 , 那么就可以试试如何培养自己的商品化思维?以确保精力用到点子上
这个时候有点像是上中学 , 青春叛逆期来临 , 懵懵懂懂 , 不知道方向落在何处 。

第五点 , 找到了方法 , 但不确定方法是对的还是错的确定以商品化作为接下来的指引 , 那么 , 就去执行 。
在此过程中 , 会发现 , 不知道哪些做法是对的 , 哪些做法是错误的 。
这个时候 , 其实可以尝试从两个方面去践行 。
一是发现自己的优势 , 就像是确定要考大学 , 也从中考的门槛上跃过来 , 这时就要搞清楚自己的文科是优势项 , 还是理科是优势项 。 有了优势的地方 , 那么 , 坚持在这里 , 将优势进一步扩大 。
二是选择对标目标 , 总有人走在自己的前面 , 经验更为丰富 , 经历更为经验 , 处理办法更为高效 , 这时 , 就可以借鉴过来 , 将之“自我特色化” , 转化为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
第六点 , 有了一定的方法 , 但效率比较低确定目标、搞定方法 , 剩下的 , 就是具体落实 。
也会碍于工作流程、参与人员、对接契机等等因素 , 导致整体效率不高 。
原计划是1小时看完一本书 , 看了5分钟之后 , 却发现 , 困意袭来 , 根本没有继续看下去的动力 , 这时 , 恰好瞧见王者荣耀APP在推荐新英雄桑吉 , 似乎有些心痒 , 想去一探究竟 。
感性方面 , 想去 。 那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 。
理性方面 , 不能去 。 那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 。
咋办呢?
那就先深呼吸一口气 。
然后 , 拿出一张A4纸 , 画一张“优劣”与“时间”的四维象限图 。
将短期内的优劣 , 以及长期内的优劣 , 全都罗列在这张图上 , 清清爽爽 , 一目了然 , 看清楚目标和抵达目的地的方法 , 自然胸有成竹 , 更能坚守本心 。
排除掉干扰因素 , 效率自然而然 , 就升上来了 。 毕竟 , 这个时候的状态 , 有些类似于上了大学 , 能够更加全方位地掌握目标与方法 。

第七点 , 终于将自己的认知形成了流水生产线这个阶段 , 像是完成学业 , 走入社会 , 以“人才”的状态面对事情 。
明确了目标 , 确定了方法 , 知悉产品的重要性 , 而知道 , 只有踏踏实实完成诸多步骤 , 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
这时 , 要做的 , 就是刻意练习 。
刻意练习 , 就是确定了有去的冲动和干劲(需要)、搞清楚了要去哪里(目的)、也知道了怎么走(方法)、懂得规避各种干扰因素的心理准备(效率) 。 抛开这些 , 还是想着 , 一定要达到那个目的 , 而进行的有客观成果的践行 。
围绕这一整套流程 , 将所做事项形成流水生产线 , 形成潜意识里的良好习惯 , 到了那个时候 , 自然想到去完成对应的事情 , 不管是学习还是执行完项目指标 。
而这 , 才是认识里面 , 刻意练习所存在的层级 。
至于刻意练习的下一步 , 就是追寻做事情的“心流状态”了 。
综上 , 便是萧牧梵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 希望您在阅读完毕之后能够有所启发或收获 , 这即是这篇文章存在的最大荣幸 。
原创推荐:
人一旦开窍后 , 会产生哪些改变?

如何面对自己的力有未逮或无能为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