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玛|彪马“改名”,三大运动巨头“卷入”NFT

安德玛|彪马“改名”,三大运动巨头“卷入”NFT

文章图片

安德玛|彪马“改名”,三大运动巨头“卷入”NFT

文章图片

安德玛|彪马“改名”,三大运动巨头“卷入”NFT

文章图片

安德玛|彪马“改名”,三大运动巨头“卷入”NFT

文章图片


出品|虎嗅金融组
作者|周舟
头图|彪马推特账号
眼看耐克和阿迪在NFT和Web3世界里玩得风生水起 , 彪马终于坐不住了 。
近日 , 国际第三大运动品牌、德国上市公司彪马在推特上把“名字”改了 , 从此前的PUMA改为“PUMA.eth” 。 这个“新名字”本身是一个NFT , 业内人士认为 , 这是彪马品牌的一次升级 , 意味着彪马不仅在NFT领域玩得越来越专业了 , 还准备进入更广泛的Web3世界 。
目前 , 全球各大运动品牌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抱NFT , 耐克、阿迪、安德玛、亚瑟士、New Balance......我们日常所常见的运动品牌 , 皆开始了他们的NFT布局 。
NFT(不可代替的“货币”) , 是一种数字资产 , 常以图片、音频或视频的形式展现 , 它记录在区块链的数字账本上 。 在未来人类构建的虚拟世界里 , 一花一草皆NFT 。 有一种观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NFT是元宇宙的基石 , 也是其收入模式 。 元宇宙太过遥远 , 但NFT可以徐徐图之 , 慢慢进化 , 能产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和利润 , 这也是众多大牌企业争相布局的原因之一 。
每一个市场 , 总有企业激进 , 也总有企业较为保守 , 但在国际运动品牌这个圈子里 , 大家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NFT , 不得不争 。
彪马:苦耐克阿迪久矣
作为国际第三大运动品牌 , 彪马一直希望能与耐克阿迪齐名 , 可惜在各项数据上均弱于他们 。
——在营收上 , 根据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可比较的最新数据)显示 , 耐克营收122亿美元、阿迪达斯营收65亿美元、彪马营收仅21亿美元 。
——在净利润上 , 根据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可比较的最新数据)显示 , 耐克净利润大约为15亿美元、阿迪达斯大约5亿美元、彪马大约2亿美元 。
——在市值上 , 截至2月25日 , 耐克2195亿美元、阿迪达斯450亿美元、彪马136亿美元 。
上述可见 , 彪马虽然被称之为国际运动品牌的第三名 , 与前两者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 当然 , 相比亚瑟士、安德玛等知名国际品牌 , 彪马则更胜一筹 。
然而 , 作为“中流砥柱”的彪马发现 , 最近在营销的玩法上有些“弱后”了 。 不管是在业绩和市值领先于它的耐克阿迪 , 还是不如它的安德玛、亚瑟士 , 都已经在NFT领域抢得了“一杯羹” , 而它仍在原地 。
尤其是行业龙头——耐克 , “财大气粗”的它在NFT的投入相当豪迈 。
2021年12月 , 耐克收购了虚拟球鞋公司RTFKT , 据纽约时报分析 , 耐克为此花费了2亿美元 。 RTFKT是一家专门做NFT球鞋的公司 , 曾在2021年年初以短短7分钟的时间售出了600多双NFT球鞋 , 收入超300万美元 。
RTFKT的NFT球鞋
目前 , RTFKT的一双NFT球鞋的价格大概为10枚以太坊(17万元) , 这个价格是高端耐克鞋的百倍 。
耐克在NFT领域的布局是全方位的 , 它不仅投资收购专业的NFT球鞋公司 , 与专业的区块链公司合作 , 还储备NFT专业人才、积极将各类相关商标收入囊中 。
耐克NFT全布局(虎嗅制图)
耐克也是运动大牌中最具前沿科技视野的公司 , 早在2019年耐克便被曝出申请了一项名为“Cryptokicks”的专利 , 当时NFT还是一个无人问津的技术形态 。 国际大牌十分重视鞋子的正品和唯一性 , 耐克申请的专利即被用于溯源和防伪 。 当你作为顾客买一双耐克球鞋时 , 会同时得到一个该球鞋唯一生成的NFT 。 因为NFT创建在区块链的数字账本上 , 具有唯一性 , 这样使得球鞋的真伪可以得到保证 。
同为德国运动品牌 , 彪马的“老对手”阿迪达斯也不甘其后 。
在去年12月中旬阿迪达斯推出了3万个“Into the metaverse”系列NFT作品 , 每个800美元(约5000元)短时间内被热情的消费者们一扫而空 , 第一次尝试 , 便赢得了近2400万美元的收入 。 而阿迪达斯去年三季度的净利润也不过5亿美元 。
阿迪达斯还是在NFT领域“最爱交朋友”的运动品牌 , 不仅入驻The Sandbox(基于区块链的虚拟游戏世界) , 与Coinbase(加密货币交易所)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 还与三个合作伙伴:无聊猿猴游艇NFT俱乐部;流氓漫画NFT;AR公司G-Money达成伙伴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