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 上海某建筑设计事务 , 被曝出设计师赵某“于2月16日因加班过度在出租屋内猝死” , 年仅26岁 。
赵某曾和朋友表示 , “天天熬夜”、“命都快加没了” , 而且还透露自己今年的年终奖被打了0.9折 , 只拿到了2万 , 还有好多同事打了0.75折 。
而该公司给出的回应是:死亡为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地点、非工作原因 。 网友们瞬间怒了 , 爆出了这家公司更多的黑料 , 例如公司在事发后第一时间把逝者踢出企业微信、为了逃避劳动监察部门 , 让设计师们签署“自愿加班”的声明、年终奖只发当初约定的很少一部分、劳动合同只写基本工资、实习新人到期不转正、各种PUA不给赔偿优化裁员......可以说 , 全设计行业所能出现的通病 , 这个公司都干了个遍 。
除此之外 , 近期网络还爆出重庆某设计院一副总被公司以不作为的名义开除 , 入职以来四年回款1.3个亿 , 但月工资只有1800 , 实际到手后991元 。
26岁设计师猝死、副总月薪只有991 , 这些刷新三观的新闻不禁让人灵魂发问:设计院 , 究竟怎么了?
01.
薪酬体系:我的算法你永远不懂
据了解 , 设计院的计薪方式为基本工资加年底奖金 。 后者是主要的工资来源 , 每家设计公司都有其不同的产值计算方法 。 有些设计公司甚至连底薪都没有 , 而是靠预支的“月发” 。 在劳动合同里 , 一般只会谈一个基础工资 , 而年底奖金一般是口头承诺 , 并且你并不知道年底产值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
所以设计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 每当年初时 , 老板就喊形势一片大好 , 大家努力加油干 , 年底收入翻番有望 。 一过国庆节 , 要算年底产值的时候 , 老板就会吹风 , 今年要准备过冬啦 , 形势不好 , 收款不好 , 潜台词就是今年奖金不会多 , 还可能少 , 有点心理准备 。
02.
业内人士:模式陈旧 工作量大 猝死多发
工程建设领域一咨询公司合伙人曹佳毅通过多年调查总结 , 设计院的取费模式基本没变化 , 大多还是在套着定额 , 而且低价竞争愈演愈烈 , 价格降低了 , 工作量反而增加了 , 单位工作量下的收费就下降了;还有工作模式基本没有变化 , 一直使用CAD画图并沿袭“师带徒”制 , 效率的提升进入了瓶颈 , 多干才能多挣钱 , 导致“猝死”新闻频发;最后一点 , 薪酬模式基本没变化 , 低底薪、高绩效的模式 , 在行业逐步见顶并下行的时候 , 就显现出了劣势 。
如何破解目前房地产政策下建筑设计院的困局?最后破局其实在于“人” , 一方面 , 设计院自身要转变观念;另一方面行业上下游、管理部门也需要思考设计院要何去何从 , 一个政策决策也许就会对行业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 一个好的模式也许就会对行业的未来形成莫大的影响 。
最后 , 希望“猝死”这样的字眼 , 永远不要出现在热搜上 。 当你疲于赚钱工作 , 追求所谓的人生目标时;当你被其他人的期待和目光裹挟、不得不向前走时;当你被负面情绪和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时 。
停下匆忙赶路的脚步 ,
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
· END ·
版权声明:罗勒咨询所推送文章非商业用途
若涉及版权问题 , 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处理 , 谢谢!
【26岁设计师猝死、年终奖被打折 | 设计院究竟怎么了?】
推荐阅读
- 微生物除臭剂
- 干细胞移植对修复脊髓损伤的六大作用原理,让患者重新站起来!
- 大象的产肉量是猪的20倍,为什么我们不养大象来吃?
- 研究显示:中国新冠灭活疫苗可有效抵御奥密克戎
- 为什么人类天生会怕蛇?可能是身体里的基因在作祟
- ?早期地球的状况
- 地球曾频遭生物灭绝级小行星撞击,但随后却来了个巨大的反转
- 老板将一印章作为年终奖送给女秘书,鉴定后,专家劝她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