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儿子在天桥被拐,29年后找回,母亲交代儿子为买家养老送终


5岁儿子在天桥被拐,29年后找回,母亲交代儿子为买家养老送终


文章图片


5岁儿子在天桥被拐,29年后找回,母亲交代儿子为买家养老送终


5岁时的记忆 , 很多人都很模糊 , 如果在5岁时离开亲生父母 , 与养父母一起生活 , 多年后 , 你还记得亲生父母的模样吗?
你也许忘了 , 可亲生父母一定记得 。
今天的主人公叫张彩霞 , 她的小儿子在5岁那年被人拐走 , 她与丈夫苦苦寻找 , 却始终没有结果 。
29年后 , 警方通过DNA比对 , 找到了他们的亲生儿子 , 终结了张彩霞的寻子之路 。
只是 , 时过境迁 , 儿子已经长大成人 , 即使相认 , 也不能要求他回到自己身边 。
张彩霞对儿子说 , “今后 , 无论你和谁一起生活 , 我都没有意见 , 不过要记得为你的养父母养老送终” 。
这样的话 , 张彩霞能说出口 , 我们却理解不了 , 现在就跟着我仔细梳理吧 。

张彩霞家在陕西的小县城 , 家中有两个孩子 , 不过他们一家并不能时刻团圆 。
因为张彩霞的丈夫在西安工作 , 并把大儿子也带去了西安 , 而她和小儿子留在了老家 , 没有跟着去西安 。
夫妻的分居带来了诸多不便 , 张彩霞合计着 , “等哪天条件允许了 , 一定要搬去西安和丈夫一起生活” 。
可愿望还没有达成 , 小儿子就被人拐跑了:
1989年 , 张彩霞的父亲病重了 , 前去西安治疗 , 为了照顾父亲 , 张彩霞与小儿子也暂时到了西安居住 。
到西安后 , 张彩霞住在家属院 , 每天照顾家人吃完饭后 , 她就带着小儿子去医院给父亲送饭 。
小儿子刚来西安 , 对西安的环境并不熟悉 , 因此 , 张彩霞时刻操心着小儿子 。
大概几天后 , 小儿子渐渐熟悉了周边的环境 , 张彩霞便放松了警惕 , 任由小儿子在附近玩耍 。
家属院附近有一座天桥 , 小儿子最喜欢到这里玩 。
后来 , 张彩霞的父亲出院了 , 张彩霞与小儿子也可以回老家了 。
那天 , 小儿子出去玩 , 张彩霞留在家中收拾东西 , 准备下午带小儿子离开西安 。
可是连续好几个小时小儿子都没有回来 , 张彩霞有点着急 , 急忙出去找 , 她来到天桥边 , 但并没有发现小儿子的踪影 。
张彩霞只好向周围的人打听 , 有一位邻居告诉张彩霞 , “之前确实看到她家小儿子在天桥上玩 , 不过一会儿就不见了” 。
张彩霞的内心越来越着急 , 边喊小儿子的名字 , 边四处寻找 , 但始终找不到小儿子 。
于是 , 张彩霞只能把情况告诉丈夫 , 让丈夫报警 。
可是在那个年代 , 电话都没有普及 , 监控更是少之又少 , 想要找一个人就如海底捞针一样难 。
几天后 , 他们还是一无所获 。
他们只能再用别的方式寻找 , 比如到处张贴寻人启事 , 再比如几拨人在公交站、火车站、长途车站寻找 。
同时 , 张彩霞的丈夫在出版社工作 , 每次邮寄书刊时 , 他都会将小儿子的信息做成纸片 , 夹在邮件里 。
可尽管如此 , 幸运仍然没有降临在他们身上 。
作为母亲的张彩霞 , 明知希望渺茫 , 可她又怎能放弃?

之后的几十年里 , 她与丈夫一直在寻找丢失的儿子 , 从来没有停歇过 。
一旦听到哪里有电话打来 , 说见到了和她儿子长得比较像的人 , 夫妻俩就会连夜赶过去确认 。
可每次带着希望去 , 最终都会带着失望回来 。
况且 , 在这期间 , 夫妻俩花费了很多钱 , 已经负债累累了 。
于是 , 夫妻俩只好等待儿子有一天能够自己回来 , 或者警方打电话来 , 说儿子找到了 。
为了等儿子 , 张彩霞特意在天桥附近找了一份工作 , 每天上下班 , 她都会经过天桥 , 希望有一天能遇到儿子 。
但其实 , 她儿子早已在河南生活多年了 。
当年 , 张彩霞的儿子是被一个老头拐跑的 , 随后又将张彩霞的儿子卖给了一户人家 。
往后 , 儿子便跟着这家人生活 , 不过养父母并没有虐待儿子 , 而是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 。
在儿子懂事的时候 , 村民们曾经对他说过 , “他不是亲生的” 。
当时 , 儿子想过寻找亲生父母 , 可是5岁的记忆已经模糊 , 他只记得自己丢失的地点在一座天桥 , 别的早已忘记 。
同时 , 养父母对他很好 , 把他当成亲生儿子一样对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