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川离奇命案:婆婆被诬与人通奸,杀害丈夫和儿子,真相如何( 二 )


从源头上说 , 书吏和衙役都是官府从老百姓当中征发的服役人员 , 但实际情况是 , 很多家庭垄断了书吏和差役的职位 , 父子相传 , 以当差为生 。 书吏和衙役成了一种职业 , 不用再每次重新挑选 。
自古官员任职都有回避制度 , 不能在本乡、本土为官 , 书吏和衙役则不需要回避 , 家里几代人都可以在同一个岗位上当差 , 最后就成了衙门里的地头蛇 , 可谓“铁打的差人 , 流水的长官” 。
久而久之 , 胥吏把持了基层实权 , 有大量隐私舞弊、中饱私囊的机会 , 把经办的工作当成了生意 。 比如 , 老百姓去衙门打官司 , 衙役可以向当事人索要“鞋袜钱”、“酒饭钱”、“招结费”、“带堂费”等 , 如果不给 , 他们就处处设卡 , 让当事人根本见不到官吏 , 叫他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 最后只能认输给钱 。
衙役直接接触当事人 , 书吏则坐在屋里处理公文 , 协助办理公务 , 权力就更多了 。 书吏向当事人索取的费用有“纸笔费”、“挂号费”、“传呈费”、“出票费”、“到案费”、“铺堂费”等等 , 案件侦破了或者事情办完了 , 还要收取“结案费” , 这些大大小小的费用加到一起 , 差不多能让一个普通人家破产 。
书吏和衙役逐渐演化成了一个特有的阶层 , 他们既是老百姓 , 又有官府背景 , 既熟悉白纸黑字的规章制度 , 又熟悉纸面背后的游戏规则 , 能量不可小觑 。

如果问题能够通过正常途径解决 , 官员是不会屈尊依靠书吏和衙役的 , 但如果真遇到了难题 , 他们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些衙门里的当地人身上 。
合州知州荣雨田就在巨大压力面前 , 把陈老伦当成了救命稻草 , 而陈老伦来到后 , 果然大言不惭 , 一口就答应下来 。 不过他也提了一点要求 , 请荣雨田预支一笔赏金 , 并宽限一段时间 , 荣雨田破案心切 , 自然一一满足 。
陈老伦接受任务后是怎么做的呢?他先派了一个媒婆到鞠家和向氏套近乎 。 媒婆关切地询问了鞠家命案的基本情况后 , 同情地说:你家遭此惨祸 , 打官司又要花钱 , 今后你怎么生活啊?衙门短时间也破不了案 , 就算破了你也得不到什么赔偿 , 找衙门办事到处都要花钱 , 案子拖得越久 , 要花的钱就越多 , 你们两怎么吃饭过日子啊?
一番话说到了向氏心里 , 她皱起眉头:是啊 , 我们娘儿俩的日子可怎么过下去啊?媒婆趁机说道:你儿媳年纪尚轻 , 很难守得住寡 , 不如让她改嫁了 , 既能省一笔生活费 , 又能得到一笔聘礼 。
向氏觉得有道理 , 她听信了媒婆的话 , 托她物色人选 。

明清时期女子改嫁很不容易 , 但如果寡妇的夫家主动提出让寡居的儿媳改嫁 , 事情就容易很多 。
媒婆推荐的人选正是陈老伦 , 听了介绍后 , 向氏对陈老伦很满意 , 一是陈老伦在合州衙门里办事 , 有身份 , 有地位;二是听说陈老伦很有手段 , 很会办事 , 收入也很高 。 把儿媳嫁过去后 , 不仅儿媳的日子会过得不错 , 而且陈老伦还能接济帮助自己 。 所以 , 向氏欣然答应了这门婚事 , 将儿媳嫁入了陈家 。
陈老伦娶到新夫人后 , 果然待她很好 , 家里事情无论大小 , 包括理财都托付给她 , 陈夫人过得安逸富足 , 日子比在鞠家好多了 , 她很快就喜欢上了如今的生活 。
可是婚后不久 , 陈老伦的工作越来越忙 , 准点回家成了难得的事 , 即使半夜到家后还时常忧色 , 陈夫人几次询问 , 陈老伦只说工作压力太大 , 让夫人不要担心 。
又过了几天 , 陈老伦脸色惨白 , 脚步沉重地回到家 。 一进家门 , 他话也不说 , 一下子瘫倒在椅子上 。 陈夫人害怕了 , 连忙问他怎么回事 。 一连问了好几遍 , 陈老伦才缓过神来 , 说:鞠家的命案要了我的命 。
陈夫人一下子就懵了 , 连忙追问 , 陈老伦这才说:知州大人把侦破鞠家命案的任务交给了他 , 责令他一个月内破案 , 不然就要杀我顶罪 , 我危在旦夕了 。
陈夫人已经完全适应了陈家安逸的生活 , 满心希望平平安安、锦衣玉食地过一辈子 , 突然听说丈夫又要死了 , 好日子没过几天就要完了 , 她焦急万分 , 忙问有什么办法 。
陈老伦吞吞吐吐地说:我知道应该怎么办 , 但我不能说 。 夫人 , 我更不能对你说 。
陈夫人的胃口一下被吊起来了 , 一定要他说 。 陈老伦这才不情不愿地开口:鞠家的案子 , 我已经查清楚了 。 你前公公是被婆婆向氏和她的奸夫谋杀的 , 你不知道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