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 真的能一次性全部通过吗?”
01—全体舰队通过第二个拉格朗日点很快 , 舰队来到了一片天体密度较之前大几倍的空间 , 舰长迅速指挥探测人员测量前方是否存在拉格朗日点 。
在紧张的七八小时的探测以后 , 探测人员给出了探测结果:前方有几个高度疑似拉格朗日点的位置 , 但是因为前方天体密度较大 , 不是十分确定具体的位置;另外还在距离疑似拉格朗日点的位置约0.005光年的位置探测到了另一个引力密集区 。
大家明白 , 引力密集区意味着天体遍布 , 极有可能是引力走廊的第二个拉格朗日点 。 众人欢欣鼓舞;同时舰长迅速组织技术人员成立攻坚小组 , 力求定位第一个拉格朗日点的具体位置 , 但是随着探测的深入 , 他们逐渐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个点基本可以确定拉格朗日点 , 其周围是三个超大天体 , 通过给舰船一定的初始速度 , 舰船可以几乎不依赖任何能量顺利通过这一片天体密集区 , 还可以依赖三个超大天体的引力纠缠效应将飞船以10倍光速抛射到出去;但是经过计算 , 这个拉格朗日点单次只允许通行一艘母舰或者1艘巡航舰 , 这是因为三个超大天体的强大引力交叠在一起 , 将这个通道压缩地十分狭窄;而且每当有物体通过这个拉格朗日点 , 三个天体之间的引力会以光速发生一次扰动 , 表现为这个拉格朗日点位置出现振荡 , 需要139个开普勒星日才能恢复如初 , 而且振荡期间引力极不稳定 , 舰船无法通过(就是每次只能通过一艘舰船 , 然后通道失效139个开普勒日);这就产生了一个难题:要么寻找其他办法 , 使得舰队的所有母舰、巡航舰、补给舰等一次性全部通过这片区域 , 同步通过拉格朗日点 , 以10倍光速去往引力走廊的下一个拉格朗日点;要么 , 只通过一艘母舰或者巡航舰作为探测先锋 , 继续探寻引力走廊的下一个起跳点 , 但是后者显然风险极大 , 因为前方未知的任何一个状况都有可能将探险舰摧毁 。
看清当前的形式之后 , 工程人员继续深入探测 , 以求挖掘出其他可以通行的点;舰长则与其他舰队人员评估方案二——冒险通过一艘巡航舰——的风险!
在讨论和评估的过程中 , 出现了这么三种观点:
(1)支持冒险:母星开普勒452b危在旦夕 , 通过一艘起码还有继续寻找铬源的希望 , 也就意味着开普勒452b还有希望 , 不能轻易放弃 , 至于由哪些队员出征探险 , 那是后话了 。
(2)拒绝冒险:从前面的经历来看 , 如果没有母舰和巡航舰、补给舰之间的相互配合 , 很难克服遇到的状况;很多大型设备无法在巡航舰上搭载 , 而母舰也无法具备巡航舰的机动灵活性 , 更无法在两难的情况下“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 母舰不容有失 , 单艘舰船通行实为下下策 , 需要从长计议 。
(3)相信工程人员的能力 , 相信随行科学家的能力 , 我们能够找到使得整个舰队一次性顺利通过的方法 , 但是到底需要等多久或者母星开普勒452b允许我们等多久 , 这个问题无法逃避;还有 , 除了探测 , 还有没有其他办法也尚未可知
BIT也陷入了思考 。
但是很快事情再次出现了转机:前方探测人员发回新的探测结果 , 在最明显的那个拉格朗日点附近 , 仍然存在多个三体星系统 , 每个三体星系统围成的区域内也有高度疑似拉格朗日点的存在;同时 , 在这片密集天体背后 , 在引力纠缠点之前 , 存在一片引力真空区 , 同样地 , 也是由于附近超大天体 , 导致了这个神奇的引力真空区域的存在 。
于是BIT很快有了方案:
既然有这样一片区域 , 那么舰队可以兵分几路 , 待到通过拉格朗日点挣脱密集天体的引力束缚之后 , 通过短暂航行 , 在引力真空区汇合 , 然后再次出发前往引力纠缠点 , 借助密集天体的引力纠缠效应 , 获得10倍光速的星际旅行速度 , 前往下一个引力出发点!
可问题来了 , 怎么确定哪些三体星之间存在可通行的拉格朗日点呢?
推荐阅读
- 第二个地球?能容纳10倍地球人,四季分明环境更舒适
- 一分钟为你解密工业X射线的应用及辐射防护
- 【科学史上的今天】——3月11日
- 大型“超级地球”被发现,可容纳10倍地球人,人类移民有希望了?
- “第二个地球”被找到?科学家却直言:人类可能一辈子都到不了
- 从开普勒452b说起
- 尼古拉特斯拉的六大预言
- 镜子宇宙,宇宙镜子
- 三体里罗辑这一生:由放荡不羁的浪子成长为拯救人类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