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头青般的蜜獾,其实它的强悍,从小就注定的了


愣头青般的蜜獾,其实它的强悍,从小就注定的了


文章图片


愣头青般的蜜獾,其实它的强悍,从小就注定的了


文章图片


愣头青般的蜜獾,其实它的强悍,从小就注定的了


文章图片


愣头青般的蜜獾,其实它的强悍,从小就注定的了


文章图片


在非洲和亚洲的西南部有一种动物 , 它长得很有特色 , 身上的毛发主要分为两部分 , 从额头至臀尾的毛发为白色 , 下半部身体的毛发为黑色 , 两种颜色分明 , 看起来就像是剪了平头一样 , 因此这种动物也被称为“平头哥” 。
平头哥的学名叫蜜獾 , 属于食肉目鼬科动物 。 经常上网的人 , 可能多多少少都听过“平头哥”的大名 , 它素以凶悍著称 , 号称不是在打架就是在打架的路上 , 最光辉的事迹就是敢于直面雄狮 。

蜜獾在自然界就像是愣头青般的存在 , 它性格凶猛好斗 , 而且睚眦必报 , 几乎只要惹到它 , 就会被它报复 , 非洲的许多赫赫有名的食肉动物 , 几乎都与蜜獾对战过 。
由于蜜獾凶猛难缠 , 因此在自然界 , 多数即便比它更强大的猛兽 , 都不太愿意去招惹它 。 光从敢直面雄狮这件事上看 , 蜜獾应该也应该是同级别的猛兽 , 但是现实中蜜獾的体型却不大 , 成年之后也只有5-14千克 , 根本无法与狮、豹等大型动物相提并论 。
它之所以成了自然界中的一个小恶霸 , 主要是因为强悍 , 而蜜獾的强悍 , 似乎是从小就注定的了 。

性格凶猛好斗 , 敢于向雄狮发起挑战【愣头青般的蜜獾,其实它的强悍,从小就注定的了】蜜獾主要生活在非洲热带雨林、开阔草原 , 以及西亚、南亚地区 ,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 在雨林、草原、半荒漠地带等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
吉尼斯世界纪录将蜜獾描述为“最大胆的动物” , 由此可见蜜獾的强悍 。
蜜獾的性二态明显 , 雄性比雌性大三分之一左右 , 年长的雄性背部通常会有明显的伤疤区域 , 专家们猜测 , 这可能是它们经常打架 , 多处咬伤的结果 。

大多数鼬科动物都是凶猛好斗的 , 而蜜獾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它几乎会攻击所有东西 , 无论是否对它有敌意 , 甚至是从旁经过 , 哪怕只是看了它一眼 , 都有可能会遭到蜜獾的袭击 。
非洲草原上叫得出名号的猛兽 , 比如狮子、豹子、猎豹、非洲野犬、鬣狗、黑背豺等 , 均有与蜜獾对战的记录 。 对于蜜獾来说 , 即便是对方是雄狮 , 它也敢于亮剑 。
蜜獾是一种十分聪明的动物 , 虽然像愣头青一样 , 但它并不蛮干 , 而是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 , 攻击对手弱点 , 比如雄狮的“蛋” , 就是蜜獾的主要攻击部位 , 试问哪种雄性动物 , 能承受这样的痛?

皮毛光滑坚韧 , 不容易受伤多数猛兽不愿招惹蜜獾的原因 , 除了它能对雄性致命部位精准打击之外 , 还因为它本身有一定的实力 , 而且防御属性几乎“满级” 。
从名字上来看 , 大致就可以猜出这种动物喜食蜂蛹 ,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 要采食蜂蜜 , 就必须有办法对付蜂群 , 而蜜獾身体粗壮 , 爪子强壮 , 可以轻松捣毁蜂巢;坚韧厚实的皮肤 , 则能抵御蜂群的攻击 。
除了能抗蜂群蜇咬之外 , 蜜獾光滑坚韧的皮毛 , 也能让它抗住大部分的撕咬 。

一般来说 , 体重上百千克的大型动物 , 对付只有十几千克的小型动物来说 , 就像势如破竹般轻松取胜 。
但观察研究表明 , 在非洲 , 即便是豹子想要制服一只蜜獾 , 大致也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 , 蜜獾咬起来就像是柔韧的软糖一样 , 很难伤及它的体内 。
另外 , 蜜獾十分灵活 , 很是难缠 , 它的牙齿、爪子等都能对大型动物的面部、鼻子、眼睛等造成伤害 , 因此也少有动物会主动去招惹它 。

杀婴现象严重 , 只有强悍的幼崽能存活杀婴行为在自然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 其中一个主要表现为雄性成年个体杀死同类幼崽 , 比如当狮群发生了当家雄狮的更替 , 新入主的雄狮 , 就会杀死狮群里面的原生幼崽 , 目的是为了促使雌狮尽快进入发情期 , 以及减少日后的竞争对手 。

推荐阅读